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湘研15号’辣椒为试材,分离、鉴定出4 株辣椒采后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丁香、肉桂、花椒等9 种植物提取液对尖孢镰刀菌、黑色炭疽菌、红色炭疽菌、根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平板梯度稀释法测定植物提取液对上述4 种供试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测定辣椒的病斑直径、发病率、总酚及类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l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力,研究复合涂膜剂诱导辣椒对根霉病的抗性作用。结果显示,丁香、肉桂提取液对4 种供试病原菌的抑菌率均为100%,对尖孢镰刀菌、黑色炭疽菌、红色炭疽菌和根霉菌的MIC均分别为1.25、2.50、2.50 mg/mL和5.00 mg/mL,MBC均分别为2.50、5.00、5.00 mg/mL和10.00 mg/mL。丁香、肉桂提取液复合涂膜剂能有效抑制辣椒的发病率和减小病斑直径,接种第8天时,与刺伤后接种根霉菌孢子组(CK2)相比,复合涂膜剂组发病率降低了6.67%(P>0.05)、病斑直径减小了30.35%(P<0.05);与刺伤后加无菌水组(CK1)和CK2组相比,复合涂膜剂处理辣椒的PAL活力分别提高了45.91%、24.54%(P<0.05);POD活力分别提高了22.15%(P<0.05)、12.54%(P>0.05);PPO活力分别提高了80.00%、28.57%(P<0.05);总酚含量分别提高了60.00%、43.74%(P<0.05);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82.05%、61.36%(P<0.05)。结论:丁香、肉桂提取液复合涂膜剂能诱导辣椒对根霉病产生抗性,本研究可为开发高效、稳定、无毒无害辣椒防腐保鲜剂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为芯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甾醇酯葛根素复合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壁材比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配比6∶4(g/g)、乳化剂用量0.7%(质量分数)、固形物含量20%(质量分数)、芯壁比0.25∶1(g/g)、壁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比5∶5(g/g)、进风温度180 ℃、出风温度75 ℃、均质压力25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微胶囊中植物甾醇酯的包埋率为89.04%,葛根素包埋率为80.15%,产品为乳白色、细小均匀的粉末,气味纯正,密度0.568 g/mL,溶解率95.11%,水分含量3.57%,贮藏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新型安全的植物源辣椒保鲜剂,以“湘研15号”辣椒为实验材料,在成膜剂中添加天然抑菌剂,通过测定丁香-肉桂提取液复合涂膜剂对辣椒采后的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维生素C、叶绿素、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l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丁香-肉桂提取液复合涂膜剂对辣椒采后的保鲜效果。实验显示该复合涂膜剂能有效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贮藏20 d后,与CK1(清水)和CK2(不做任何处理)组相比,其失重率分别降低了31.20%、30.64%(p<0.05);腐烂率分别降低了71.43%、68.07%(p<0.05)。同时辣椒的防御体系酶的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5.01%、44.69%(p<0.05);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7.50%、12.58%(p<0.05);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8.37%、34.14%(p<0.05)。表明丁香-肉桂提取液复合涂膜剂能有效提高辣椒抗病性,有利于防腐保鲜,延长辣椒贮藏期,为开发新型安全的植物源辣椒防腐保鲜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从辣椒果实中分离、筛选出了一株对辣椒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P5,通过菌体、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P5为枯草芽孢杆菌。以辣椒炭疽病作为指示菌,测定其发酵滤液理化性质。用发酵滤液处理辣椒进行采后保鲜研究,测定品质指标:质量损失率、腐烂率、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总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发酵滤液热稳定性良好,在p H 8.0以下,40~100℃范围内,抑菌活性稳定无变化,121℃处理30 min活性有所下降,为对照组的85%;对p H稳定,在室温下,p H 2.0~12范围内,抑菌活性不发生变化;对紫外线稳定,经紫外光照射12 h,其活性仍为对照的89.87%。发酵滤液处理过的辣椒保鲜效果明显优于无菌水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辣椒失重率和腐烂率,并有效抑制了果实中可滴定酸、Vc、总糖、叶绿素等含量的减少,对辣椒有显著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儿茶酸与乳化剂吐温-20制成复合保鲜剂,以浸泡时间、贮藏温度、原儿茶酸质量浓度和吐温-20体积分数为因素进行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因素组合浸泡涂膜对湘研5号椒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2.5 min、贮藏温度10℃、125 mg/L原儿茶酸、体积分数0.02%吐温-20组合处理21 d后,优化处理组质量损失率与空白对照组(CK1组)和阳性对照组(CK2组,使用保鲜剂NW20)相比分别低了41.98%、15.74%,呈显著性差异(P0.05);腐烂率与CK1组和CK2组相比分别降低了70.39%、20.09%,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原儿茶酸保鲜剂处理可以降低辣椒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延缓VC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有效抑制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的上升,提高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原儿茶酸保鲜剂处理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CK1组(P0.05),表明原儿茶酸保鲜剂处理可以延缓辣椒采后的衰老,有效延长辣椒的保藏期,对辣椒采后贮藏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