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6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聚磷酸铵为酸源、三聚氰胺为气源、季戊四醇为碳源的膨胀型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用氧指数测试仪、垂直燃烧仪、热重分析仪和电子织物强力机对阻燃棉织物的阻燃效果和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和季戊四醇三组分的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定了APP的制液温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余率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三组分APP/PER/MEL的最佳配比为10:8:1;当APP的制液温度在80~90℃,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12ns.轧余率为Rn%~90%的条件下罄理的棉织物阻燃效粟最好.  相似文献   
2.
胡万丽 《国外丝绸》2007,22(1):27-29
纳米ATO(锑掺杂二氧化锡)粉体因其高电导率和浅色透明性,在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文中综述了ATO粉体的结构性能及其在织物上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粉体(ATO)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并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其抗静电性能.通过正交实验选定了纳米ATO粉体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低湿度环境下,比较了ATO和表面活性剂TM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纳米ATO粉体整理涤纶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TO质量浓度100 g/L,粘合剂质量浓度20 g/L轧液率100%;ATO整理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其抗静电性为电子导电所致.  相似文献   
4.
载银棉纱的结构与抗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静霞  张幼珠  胡万丽 《印染》2006,32(23):8-10
以鞣酸还原[AS(NH3)2]^+,将微颗粒Ag载入碱处理棉纤维的微隙。通过SEM观测到纤维上的Ag均匀地分布;XPS、红外光谱检测表明纤维上银颗粒主要是单质银。以配位键与纤维结合。采用抑菌圈定性法及悬液定量法研究载银棉纱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载银棉纱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及耐洗性。  相似文献   
5.
程友刚  毛雷  刘艳  胡万丽 《江苏纺织》2010,(10):51-52,58
本文采用国家标准缝合法中定负荷的方法对12种不同规格的合纤服装里料进行纰裂测试,分析了合纤里料纰裂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从织物的组织结构,经纬密度和织造工艺等方面探讨了防止纰裂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不同的试验方法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在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起毛起球试验方法及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方法标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采用不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对同一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用起球箱法的试验结果多为4-5、4级,采用圆轨迹法与随机翻滚法的试验结果多为4级,而采用马丁代尔法的试验结果多为2-3、3级。该试验表明,用起球箱法的试验结果偏高;用圆轨迹法与隨机翻滚法的试验结果虽相差不多,但随机翻滚法的适用性较差;用马丁代尔法的试验结果最差;用ASTMD 4970/D4970M-2016方法的试验结果要比用国内标准与I S O标准的试验结果差。  相似文献   
7.
织物纰裂是一个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服装的服用效果、织物的使用寿命及生产商的信誉等。为了探讨织物纰裂的成因及其检测方法,介绍了织物纰裂产生的原因,相关的纰裂检测方法标准及现行服装产品标准中有关纰裂检测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