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轻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为了进行烤烟合理布局和制订生产技术措施,利用贵州 84 个气象站点 1961-2010 年逐日温度资料,在 GIS 平台下推算并定点读取各乡(镇)起点温度和终止温度,确定贵州烤烟大田期的可利用日数。结果发现,贵州烤烟大田期可用日数各地差异很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烤烟大田期可利用日数不断减少。按照时限长短、分布地域、气候特点将贵州烤烟大田期可利用日数划分为4 个类型区。除海拔2000 m以上地区外,其余地区大田期可利用日数均能保证烤烟的正常生长。根据各类型区的可利用日数和气候特点,提出了不同类型区的利用方式和技术要求,并对各类型区的移栽期和采收结束期提出了旬期安排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将对电网的发电计划造成明显的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综合分析新能源发电、关口受电、负荷等变化,考虑各类约束和设置优化目标滚动形成日内发电计划,提高发电计划的可执行性和适应性。结合日前发电计划、机组日前发电排序,根据超短期负荷预测、超短期母线负荷预测、超短期新能源发电预测、滚动水电计划、联络线计划、停电计划、网络拓扑、机组出力申报等信息,充分考虑系统发用电平衡约束、电网安全约束和机组运行约束,按照"三公"调度、电力市场、节能发电调度等不同优化目标以一定周期(一般为5 min)编制日内滚动发电计划,并将此计划闭环下发执行。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控制可靠,满足国网相关日内滚动功能系统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网对进一步提高电网热稳定输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移动互联、在线监测的热稳定输送能力扩容研究是目前线路动态增容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相比以往线路动态增容技术往往将重点放在线路热稳定输送能力增容计算上,而缺乏对计算结果的后期处置应用和系统整合,基于国内主流能量管理系统(D5000,OPEN3000)平台和在线动态监测增容技术,综合考虑线路通道所在地理区域的气象预报信息,现场部署安装在线监测装置,采集现场导线状态及环境信息,将采集信息通过电力物联网网络传输技术发送到后台监控主站,由系统热稳定输送能力计算模块进行增容计算,得到输电线路高、中、低3档允许载流量、大潮流转移后线路温升时间等信息,结合专家辅助决策系统,实时动态给出线路正常允许输送能力和事故处置辅助决策,实现"外网安全接入,内网增容应用,辅助决策智能推送"。系统为电网提升热稳定输送能力提供有效智能技术支持手段,进而为扩大跨区新能源消纳能力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ARM920T为核心控制器,通过C2000S-NET进行有效的通信处理,设计了一种电源远程控制器,提高了现场数据处理与传输水平。同时,本系统基于TCP/IP协议进一步完善传输理论,达到了对电源系统的远程监控目的。经过检验,本系统可以满足电源系统远程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智慧输电线路建设是将坚强智能电网和电力物联网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具有本质安全、实时感知、全息互联、自主预警、智能处置等五大基本特征。依托智慧输电线路实现输电线路热稳定输送能力智能动态增容,无疑是未来提高线路输送能力最有应用性的科学方法之一。基于智慧输电线路的智能增容决策系统,纳入智慧输电线路建设总体方案,依托国内主流EMS平台,通过采集配套装置实时掌控输电网运行数据和气象条件,经由汇聚环节传输到监控主站及热稳定输送能力计算系统,在基础应用层实现以线路为单元的热稳定输送能力智能计算与分析。进一步,提出在专业应用层实现智能增容专家辅助分析决策,将最终辅助决策相关策略自动、智能、友善地推送给运行控制人员,实现对线路热稳定输送能力的智能、快速、有效控制,显著提升了动态增容技术的智能性和实用性。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适用性,具备推广至其他省市电网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