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1.
杨清  蒋丹  刘庆玲  董燕灵  杜晓 《食品科学》2014,35(6):146-151
通过对直条形四川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茶样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分析测定,确定其加工工艺参 数,优化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制作工艺递进,茶叶的含水率递减,晒青及做青步骤失水最低,仅4.61%及 4.07%,其他工序失水均较高;鲜叶制成乌龙茶后,儿茶素、叶绿素总量、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分 别降低了88.63 mg/g(相对比例)、3.03%、15.94%、1.66%、0.20%;而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较鲜叶分别 升高了2.91%、1.38%、0.74%。分析表明,做青和初炒工序是整个直条形四川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部分内含物变化最 显著的环节,鲜叶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也验证了关于做青过程中保持水分适度的传统经验。  相似文献   
2.
采用川茶群体品种的春夏秋鲜叶原料,对乌龙茶加工关键环节做青工序分别设计摇青和摊青结合的3 种组合实验,采用感官审评与成分测定相结合的手段,探讨做青方式对四川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采用摇青4 次、摊青9 h(1 h+1.5 h+2 h+2 h+1.5 h+1 h)制得乌龙茶品质较优,香味总评分为56.2~61.4分;儿茶素总量降低了1.51~9.08 mg/g;茶黄素(theaflavins,TFs)、茶红素(thearubigns,TRs)、茶褐素(theabrownines,TBs)分别增加了0.026%~0.043%、0.39%~0.57%、0.55%~0.83%。春、夏、秋季都以摇青4次、摊青9 h(1 h+1.5 h+2 h+2 h+1.5 h+1 h)制成的乌龙茶,其中秋季品质较优,春季次之,夏季较差,其香味总评分分别为61.4、60.0、56.2 分。提示,通过控制做青程度,调节半发酵水平,将有利于四川乌龙茶加工技术提高及产品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董燕灵  郑晓娟  卿钰  刘东娜  杜晓 《食品科学》2014,35(24):158-163
采用常规分析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相结合对蒙顶甘露茶的主要滋味成分、游离氨基酸组分和香气组分进行检测,并就内含成分与品质风味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主要滋味成分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全含量为(23.98±0.26)%、(17.52±0.05)%、(4.26±0.21)%、(4.85±0.12)%和(4.66±0.16)%,酚氨比值为3.95~7.43;日常饮茶冲泡时,第2次泡滋味感官评分(28.9±0.2)最高,品质风味好,其主要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浸出质量浓度分别为262.2、63.9、66.5 mg/250 mL和89.3 mg/250 mL,酚氨比值较小,为2.93;蒙顶甘露茶中含有18 种游离氨基酸组分,其中茶氨酸高达20.46 mg/g,占51.5%;蒙顶甘露茶中酯型儿茶素组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分别为3.39%、6.97%;检测到51 种香气组分,主要是醇类(12 种)和酯类(9 种),其中芳樟醇、β-紫罗兰酮、橙花叔醇和反-橙花叔醇含量较高,这些组分共同成为嫩香持久馥郁的香气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AdaBoost算法的多轮迭过程会放大为实现差分隐私保护而添加的噪声,从而导致模型收敛缓慢、数据可用性大幅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扰动的AdaBoost算法——DPAda,采用目标扰动的方式对样本权值进行加噪,精确计算其敏感度,并赋予其动态的隐私预算。为了解决噪声叠加过多的问题,提出基于摆动数列、随机响应和改进的随机响应3种噪声注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DPAda_Random算法和DPAda_Swing算法相比,DPAda_Improved算法能实现数据的隐私保护,拥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优于其他差分隐私AdaBoost算法,并能解决连续加噪带来的噪声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