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轻工业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通过一系列正交实验,应用微机导出了高芥酸、低芥酸品种莱油氢化的反应速率模型和产品熔点模型。这些模型中含有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和搅拌强度等操作参数,反映了这些操作参数对氢化反应速率和产品熔点特性的影响。该模型可用来预测在实验值范围内某组操作参数下的反应速率和产品熔点,反过来,也可用来预测某个特定产品所需的最小催化剂用量,以指导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选用国产定型设备与自行设计的脱蜡和脱脂专用设备组成米糠色拉油精炼生产线。在多次生产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先脱胶、脱蜡,后脱酸、脱色、脱臭及冬化脱脂的工艺路线。用国产设备及生产线炼制出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米糠色拉油  相似文献   
3.
4.
5.
通过30个正交试验,对低芥酸菜油氢化时,操作参数的影响;产品碘值与熔点及折光指数的对应关系;最佳操作参数的选择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参数对菜油氢化速度影响的大小次序为:温度、催化剂浓度、压强和搅拌强度。产品碘值与熔点呈线性反比关系,碘值与折光指数呈线性正比关系,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但温度对产品碘值与熔点的对应关系有出乎意料的影响,温度越高,相同碘值的产品对应的熔点越低,说明温度越高,氢化的选择性越高,而异构化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这与高温下豆油氢化结果相反。实验得出用作人造奶油、起酥油原料氢化油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0℃,催化剂浓度0.11%(Ni/油),压强0.18MPa(兆帕),以及175℃,0.33%(Ni/油),0.28MPa。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生物摄影显微镜研究了高芥酸氢化菜油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高芥酸氢化菜油呈β型晶体,其分提后的A、B组分均呈β+β型,在高芥酸氢化油中加入1/3的低芥酸氢化油后,则其混和物的晶体接近β结构。文中所得低芥酸氢化油的显微照片与加拿大学者J.M.DeMan取得的结果能很好吻合。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了低芥酸菜油氢化技术的基础上,以类似的方法用 L_(27)(3~(13))正交表对高芥酸菜油氧化技术进行研究,内容包括操作参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操作参数对产品碘值与熔点对应关系的影响;最佳操作参数的选择;以及反应诱导期等问题。结果表明,其氢化速度比低芥酸菜油慢得多,操作参数要求较高。操作参数对氢化速度影响的大小次序为温度、催化剂浓度、氢化压强和搅拌强度,该次序与低芥酸菜油相同,但温度与催化剂浓度、温度与压强的交互作用对反应速度的影响较明显,这与低芥酸菜油有区别。另外,产品碘值与熔点的对应关系受温度与催化剂浓度交互作用的影响很大,随温度增加,催化剂浓度亦要增加,才能有较好的选择性。实验得出高芥酸菜油氢化油的最佳生产条件为:温度190℃,催化剂浓度0.22%Ni,氢气压强0.38MPa(兆帕)和210℃,0.44%Ni,0.18MPa,该两个条件下,反应的选择性最好,且具有适宜的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桐油异构化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这些因素包括:磺、硫单质及其化合物,溶剂,光线,温度及溶剂中桐油的浓度。结果表明:碘、硫单质及其不稳定的化合物、光线等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这与预期的效果相符合,但研究中出乎意料地发现某些有机硫化物的催化作用很小。研究还发现在碘催化下,乙醚作为溶剂对桐油的促异构化作用远大于6~#溶剂。研究同时发现低温下(0—12℃)冷冻和高温下(80℃)加热处理后都缩短了桐油固化的诱导期,但同时又都对异物化速率及转化率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米糠脂质的劣变过程及其稳定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米糠中脂质及脂酶的组成和脂酶催化作用理论,分析了当前米糠在贮运、制油过程中的劣变过程及劣变速度,从而就控制脂酶和发展米糠稳定化工艺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描述了物料的多孔性对油脂制取的影响。物料上的毛孔越多、直径越大,其制油效果就越好。同时,还介绍了几种多孔性物料的制备方法,如饱和水份蒸坯法、机械压榨法、造粒蒸发法以及膨化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