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0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457篇
电工技术   66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582篇
化学工业   1014篇
金属工艺   556篇
机械仪表   780篇
建筑科学   1044篇
矿业工程   558篇
能源动力   192篇
轻工业   761篇
水利工程   340篇
石油天然气   482篇
武器工业   106篇
无线电   10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714篇
冶金工业   389篇
原子能技术   225篇
自动化技术   85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中笔者将平行坐标技术应用于变压器温度场多维可视化分析,以矿用变压器为例,给出了其高、低压绕组纵向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4.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底床沉积物在波、潮、流等水动力条件作用下会不断地发生再悬浮与输运,形成黄河三角洲海底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探杆三脚架,观测了水动力作用下海床面的侵蚀与淤积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涨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的变化主要受波高的影响,近底床位置海水浊度的变化趋势是涨潮过程中海水浊度上升,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降低。侵蚀或淤积是海床面泥沙的再悬浮与悬沙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冬季的海床面变化以侵蚀为主,当沉降作用强于侵蚀淤积作用时,即使海床所受切应力大于沉积物临界切应力,海床仍发生淤积。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提高功能性茶浓缩反渗透膜的回收效率和抗污性能,探究了3种介孔分子硅材料(MCM-41、SBA-15和MCFs)对浓缩膜面聚酰胺层聚合形成过程的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02%经磺化预处理的MCM-41于间苯二胺水相可接枝酰氯基团,形成的聚酰胺结构层峰谷粗糙跨度仅为220 nm且交联紧致,膜抗拉伸强度增加37.8%;SBA-15和MCFs相膜面峰谷跨度达500~780 nm,横向褶皱和团聚,结构存在孔道塌陷;改性膜在3 h内对茶多酚、茶多糖、茶蛋白即可达到最大浓缩度,减少50%浓缩时间;MCM-41和SBA-15膜长时间运行的浓缩降率仅为2.8%~6.1%,48 h下降率比显示改性膜达标使用时长增加112.5%~137.5%,亲水性和抗污堵能力均大幅提升,可有效满足功能化茶浓缩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一种稳定可控的能源,提出一种栅控石墨烯热电器件。通过对石墨烯通道的载流子输运机理的分析,获得了温度和栅压对通道电阻的影响。依据半经典Mott公式推导了石墨烯塞贝克系数的表达式,同时给出了石墨烯的电导率和热导率模型。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FEA)建模获得不同栅压条件下的器件温度,当栅极电压VB=0 V时,石墨烯热电器件热端和冷端温度差为30 K;当VB=6 V时,最大温差达到50 K;当VB=30 V时,最小温差只有10 K。结果表明,栅压对热电器件的性能有明显的调控性。该研究可为石墨烯热电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形起伏剧烈、速度和厚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折射静校正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不能准确地识别和拾取来自于地下连续地质界面的折射波,使得精确求取的长波长静校正量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介绍了这种静校正技术的方法原理和特点,基于对比折射法的折射波至拾取实质上是一个折射层的对比分析解释过程,因此能准确地拾取折射波至,精确地求解低速带的绝对延迟时;然后利用延迟时和近地表速度模型(等效,时深,空变)反演表层模型,最终一次性完成基准面静校正(包含低速带校正和高程校正)。在黄土塬、沙漠以及沙漠和山地的接合部等地区,利用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进行静校正处理,使资料的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好,信噪比和分辨率高,构造形态清晰可靠,提高了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数据转换系统选择放大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就选择放大器的重要性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种用热像仪获得烟幕透过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俊伟  卢毅  张鹏  谢勇 《红外技术》2006,28(10):602-605
提出了一种用热像仪测试烟幕透过率的方法。经详细分析烟幕遮蔽前后热像仪探测器接收到的红外辐射情况,并经理论推导得出:不考虑烟幕释放对环境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影响时,只需用热像仪对同一场景拍摄其烟幕释放前后的图像,利用这两幅图像的灰度信息即可获得烟幕的透过率,并且,只要场景选择合适,应用该方法可以测得烟幕的透过率分布。论文最后讨论了减小透过率计算误差的方法和获得烟幕透过率分布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6σ设计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介绍6σ设计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给出设计水平与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关系的计算表达式和关系曲线,并开发了计算机模块,能自动计算与不同设计水平对应的DPMO值,也可以根据实际的DPMO值,自动评价达到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