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8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QNL重复灌胃给药对大鼠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QNL 1.25,2.5,5.0 g/(kg.d)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3周,每周给药6 d,停药恢复2周,并于给药13周及停药2周,做常规毒理学观察和指标检测。结果 (1)QNL低剂量组,所有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2)QNL中、高剂量组药后3-10 min,动物出现活动增加、抓鼻,0.5-1 h基本恢复;给药期间体重增长缓慢,但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3周,QNL高剂量组,血液学指标中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浓度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无生物学意义;血液生化指标中肌酸磷酸激酶CK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结束各项指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QNL高剂量组,给药13周心脏发生病理改变,2只动物出现心肌炎;QNL高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各有1只动物肺充血,属个体偶发,与受试药物无关,其余动物主要器官、组织未见与药物明显相关的形态学改变。恢复期结束,各组动物均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QNL大鼠长期毒性试验主要的中毒靶器官可能为心脏,无毒反应剂量为1.25 g/(kg.d)(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39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利肾丸对阿霉素所致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利肾丸药效及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阿霉素致肾病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以大鼠一般情况、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肾脏指数为指标,全面考察利肾丸对阿霉素所导致的肾病模型作用。结果利肾丸[0.1,0.3,1.0 g/(kg·d),ig],能明显减少阿霉素型肾病模型大鼠的尿蛋白和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改善低蛋白血症,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肾脏指数。结论利肾丸对阿霉素所致的肾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利肾丸对阿霉素所致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利。肾丸药效及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阿霉素致肾病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以大鼠一般情况、24h尿微量白蛋白、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肾脏指数为指标,全面考察利肾丸对阿霉素所导致的肾病模型作用。结果利肾丸[0.1,0.3,1.0g/(kg·d),ig],能明显减少阿霉素型肾病模型大鼠的尿蛋白和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改善低蛋白血症,降低血胆固醇、甘油蔓酯和肾脏指数。结论利肾丸对阿霉素所致的肾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QNL重复灌胃给药对大鼠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ONL 1.25,2.5,5.0g/(kg·d)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3周,每周给药6d,停药恢复2周,并于给药13周及停药2周,做常规毒理学观察和指标检测。结果(1)QNL低剂量组,所有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2)QNL中、高剂量组药后3~10min,动物出现活动增加、抓鼻,0.5~1h基本恢复;给药期间体重增长缓慢,但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3周,QNL高剂量组,血液学指标中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浓度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无生物学意义;血液生化指标中肌酸磷酸激酶CK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结束各项指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QNL高剂量组,给药13周心脏发生病理改变,2只动物出现心肌炎;QNL高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各有1只动物肺充血,属个体偶发,与受试药物无关,其余动物主要器官、组织未见与药物明显相关的形态学改变。恢复期结束,各组动物均未见明显病变。结论QNL大鼠长期毒性试验主要的中毒靶器官可能为心脏,无毒反应剂量为1.25g/(kg·d)(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39倍)。  相似文献   
5.
贾庆文  闫滨  王璐 《食品与药品》2012,14(4):299-302
乌头类药物在我国古代时就开始作为药用.近年,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中药乌头类,如川乌、草乌、附子的研究,而对于其它乌头类植物研究较少.本文在乌头类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概述唐古特乌头研究进展,为扩大药源,开发新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贾庆文  闫滨  王璐 《食品与药品》2012,14(7):299-302
乌头类药物在我国古代时就开始作为药用。近年,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中药乌头类,如川乌、草乌、附子的研究,而对于其它乌头类植物研究较少。本文在乌头类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概述唐古特乌头研究进展,为扩大药源,开发新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测定12种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抑制剂(培美曲塞新型衍生物A1~A12)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适合评价化合物对细菌及真菌抑制作用的MTT法,测定培美曲塞新型衍生物A1~A12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半数最低抑菌浓度(MIC_(50))。结果化合物A4、A7、A11、A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_(50)分别为7.05±4.67,1.11±0.21,14.12±0.54,9.86±2.31μmol/L;所有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无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A4、A7、A11、A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A7抗菌活性较好,可作为候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