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蜜柚发酵酒与蒸馏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巴氏灭菌对新鲜沃尔卡姆柠檬汁香气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巴氏灭菌前后新鲜柠檬汁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巴氏灭菌前后的柠檬汁中分别共鉴定出86种和9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均有不同。巴氏灭菌后,醇类、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9.15%和0.86%,而烷烯类、醛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下降了10.77%、0.40%。巴氏灭菌后原有的挥发性成分有所变化,同时也生成了新的物质,但是柠檬汁中柠檬烯、萜品油烯、β-蒎烯、α-松油醇、4-萜烯醇、月桂烯、香茅醇、1-β-红没药烯等主体挥发性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白云鄂博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中非稀土元素的等温碳热氯化反应以及反应过程中物理状态的变化。当反应温度低至500℃、活性炭为还原剂、SiCl4+Cl2的气氛下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精矿中非稀土元素Ca、Ba、Mg基本反应完全并和稀土元素的氯化产物共同存在于氯化产物水溶液中,Th的氯化产物主要存在于氯化产物的水不溶物中,小于1%的ThCl4在反应过程中挥发,沉积在450℃的温区,精矿中Fe的氯化产物沉积在300℃~150℃的温区,P的氯化产物主要沉积在低于150℃的温区内。通过水溶氯化反应产物可实现少量的没有氯化的物质和氯化物之间的分离以及Fe、P、Th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以青梅酒为研究对象,以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控酸技术并优化其控酸工艺条件。通过比较碳 酸钙法、碳酸氢钾法、碳酸钾法和树脂D630法4种控酸技术对降低青梅酒中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以及感官品评的影响,确定最佳控酸 技术为树脂D630法。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树脂D630法的最佳控酸工艺条件为树脂D630添加量3%,作用时间90 min,搅拌 速率150 r/min。 在此最优条件下,青梅酒中的总酸和挥发酸含量分别为4.06 g/L、0.98 g/L,较优化前分别降低了15.06%、4.85%,酒精 度为17.9%vol,总糖含量为28.5 g/L,感官评分为92分。  相似文献   
4.
电信运营商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云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燕 《信息通信》2014,(3):222-223
一直以来,电信运营商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推进中总是办法不多,无法达到预期。为此,文章借鉴电信运营商在数据中心、云平台及IMS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提出了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云的架构设计,通过IT及CT能力的融合提供,打造真正面向中小企业的、灵活的、开放的服务云,以求为电信运营商突破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困局"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按球化率优化了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分析了热疲劳作用下球墨铸铁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球墨铸铁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90℃淬火+400℃回火,可获得最佳的强韧性配比.890℃淬火次数对石墨级别基本没有影响.初次时,基体组织以马氏体为主;随淬火次数增加铁素体数量逐步增加,约25次左右铁素体量最多;随后铁素体数量减少,直至50次时组织几乎都是马氏体+石墨.  相似文献   
6.
复合澄清剂处理柚子发酵酒的澄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柚子果酒难以澄清的情况,采用硅藻土、壳聚糖、木瓜蛋白酶、明胶、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皂土6种澄清剂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其对柚子果酒的澄清效果。以透光率和感官品评为评价指标,选取澄清效果较好的澄清剂进行复合,并优化澄清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皂土和壳聚糖为最佳澄清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柚子果酒的最佳澄清工艺为:皂土-壳聚糖澄清剂质量比为0.75∶1.00、处理温度35 ℃、处理时间11 h。在此优化条件下,柚子果酒透光率达91.7%,比原果酒的透光率提高了35.5%。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青梅酒中的氰化物含量并保证其质量安全和风味品质,将初筛的对氰化物处理效果较好的粉末活性炭进行青梅酒中氰化物去除处理,并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添加量为6.5 g/100 mL、作用时间1.8 h、作用温度55 ℃时,青梅酒中氰化物含量比最初的29.06 mg/L降低了76.46%,满足国标GB 2757—2012《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的要求,青梅酒感官评分为90.8分,保证了青梅酒的风味与品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包钢选矿厂尾矿经稀硫酸-稀盐酸溶解、溶解液在乙醇作用下结晶共提取稀土与铁的新工艺. 实验考察了稀硫酸溶解稀土尾矿时,溶解温度、硫酸浓度等对稀土和铁溶解率的影响. 最佳条件下稀硫酸溶解液中稀土溶解率低于8%,铁的溶解率大于94%. Fe3+经工业铁屑还原为Fe2+,在室温下用乙醇提取FeSO4,FeSO4纯度为98.21%,尾矿中铁回收率达89.51%. 稀盐酸不溶物中稀土氧化物(REO)品位为43.60%,稀土回收率达78.82%,新工艺实现了稀土和铁资源的提取分离.  相似文献   
9.
高碳含铜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的纯净化制备对充分发挥其优异性能具有重要性。为了提高高碳含铜TWIP钢的洁净度, 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对该TWIP钢经真空感应熔炼、固溶处理后的铸锭和热轧板材中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分析, 找出了钢中夹杂物类型、来源以及不同工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TWIP钢中主要存在铁锰氧化物、硅酸盐类夹杂、硫化物和氮化物。在该TWIP钢使用和热加工的温度范围内, 硫化物表现出良好的塑性, 氮化物属硬质脆性夹杂物。硅酸盐类夹杂物和铁锰氧化物变形特性受其成分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四种β-环糊精制备鞣花酸包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鞣花酸(EA)与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制备鞣花酸包合物,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鞣花酸包合物的包合率,然后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同时通过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鞣花酸包合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EA/β-CD、EA/HP-β-CD、EA/DM-β-CD、EA/SBE-β-CD包合物的表观溶解度分别为0.037 3 mg/mL、0.123 2 mg/mL、0.093 8 mg/mL、0.095 6 mg/mL,包合率分别为82.58%、89.80%、87.42%、84.64%。鞣花酸与四种鞣花酸包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6.47 μg/mL、6.31 μg/mL、3.45 μg/mL、3.63 μg/mL、3.92 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13.53 μg/mL、12.11 μg/mL、7.00 μg/mL、7.66 μg/mL、7.77 μ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133 6 μg/mL、0.136 3 μg/mL、0.108 2 μg/mL、0.108 3 μg/mL、0.105 5 μg/mL;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89.41 μg/mL、59.71 μg/mL、55.20 μg/mL、58.32 μg/mL、55.29 μg/mL。结果表明包合技术可以提高鞣花酸的溶解度与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