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细纱机的各段罗拉接口连接为回转自动旋紧设计,在车头快转扭矩和阻力扭矩共同作用下会越转越紧.牵伸中,须条传递的快转扭矩会作用于罗拉.一般情况下,阻力扭矩大于快转扭矩,罗拉接口会越转越紧,不会产生松动现象.后罗拉既接受粗纱须条传递的快转扭矩,也受到粗纱退绕及摩擦阻力形成阻力扭矩的控制.后区粗纱须条抱合力较强,快转扭矩通常较中罗拉大.车尾最后一节罗拉所受快转扭矩为该节各锭须条传递扭矩的总和,此扭矩值未能突破该节罗拉接口的拆卸力矩时,会向车头端沿下一节罗拉传递累加,当累加值突破某个接口的拆卸力矩时,就会打开该接口并使该接口远车头端以中罗拉速度加速转动.  相似文献   
2.
路红星 《纺织器材》2013,40(2):32-34
为了解决后、中下罗拉远车头区段"打顿"频发而近车头区段却少见的问题,结合罗拉接口螺纹自旋紧的特点,引入快转扭矩和接口拆卸力矩等概念进行分析;指出罗拉打顿问题是快转扭矩、罗拉与胶辊间轴向摩擦力、传动扭矩、阻力扭矩等因素共同反复作用的结果,可采用降低粗纱捻度,增大中、后下罗拉隔距,降低粗纱定量等措施解决,但因其较消极,推荐使用增大拆卸力矩、设计副联结件或改进传动方式的积极措施,但这需要罗拉制造企业提升技术、优化设计,以适应细纱长车大牵伸的发展趋势;认为,纺机和专件在研发、制造、应用三方面应加强了解,才能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纺织企业面临的胶辊与空调管理问题,用移距偏差理论解释牵伸问题,科学分析空调温湿度、电子清纱器、自动络筒机、胶辊损伤、疵品纱的管理问题;客观解析我国纺织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及原因。指出:解决棉纺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需要科技支撑;只有建立起纺织科技的绝对优势,才能占领国际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4.
路红星 《纺织器材》2012,39(6):32-34,56
为了缩短胶辊走熟期并延长其使用寿命,详细分析了胶辊绕花的原因.认为增加握持力是发展牵伸工艺的必然要求,胶辊免涂料处理可以使其保持较大的摩擦因数,是增加握持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从胶辊走熟、走熟的方法、走熟的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胶辊走熟的机理,并详细介绍了走熟方法及对胶辊制造和应用的要求,指出走熟可以增加包含免处理胶辊在内的各类纺纱胶辊的抗绕性能,可以视为胶辊处理技术在运转中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纺纱器材、专件的使用效果,分析牵伸用胶辊、集聚管和钢领的使用问题,提出胶辊性能指标应综合考评,并向提高握持力方向发展;分析网格圈回转受力,提出集聚纺纱用集聚管的设计要求;探讨钢领使用中出现焊结点、不同润滑形式的问题。指出:甄选、设计纺纱器材、专件应科学、严谨;制造和使用需提高认知,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正确系统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避免高湿环境下,胶辊表面涂料处理失效或涂层不匀的问题,分析高湿环境下胶辊表面需谨慎处理的原因和注意事项,抗静电性能衰退的原因以及紫外线光照处理与涂料处理的优缺点,详述涂料特性、露点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胶辊表面处理的影响,常温储存涂料处理后的胶辊比较适宜涂料固化,胶辊动摩擦温升导致抗静电剂变性分解,涂料处理有助于胶辊耐磨性能的提高以及将紫外线光照处理作为胶辊预处理程序的优势及处理顺序等。指出:纺织技术牵涉面广,做好胶辊表面处理工作,应重视实践,读懂原理,科学的解决问题;同时应产研结合以加快辅机、器材专件的智能化、自动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路红星 《纺织器材》2012,39(2):29-31
为了预防并减少胶辊磨伤对纺纱质量的影响,介绍了胶辊的摩擦体系及正常的摩擦过程,重点对生产过程中胶辊遇到不正常的摩擦过程进行了分析,认定胶辊各种类型的、显性的摩擦损伤都是滑动摩擦在胶辊表面做功的结果,对成纱质量都有不同程度危害。指出:防止不正常摩擦过程的发生,就能避免胶辊摩擦损伤;通过进一步分析胶辊磨伤问题,结合不同胶辊状态的纺纱试验,给出预防和减少胶辊磨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发酵法制曲酸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曲酸特有的分子结构及产品性质,同时介绍了其在化妆品、食品、医药、生物农药等领域的良好用途。说明曲酸尽快实现工业化生产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纺纱效益,减少梳棉工序对后道工序和成纱质量的不良影响,从梳理器材、梳理工艺及刺辊系统演变3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合理梳理,即在充分梳理纤维的同时,使纤维受力均匀柔和,最大限度地避免纤维横向流动和损伤;通过不合理梳理导致效益降低的实例分析合理梳理对梳棉机设计的要求,以及梳棉机刺辊系统的发展趋势,说明提高梳棉机产量和提高锡林速度正相关,但锡林—刺辊间速度差不宜过大。指出:科学的梳理理念是先进梳理器材、先进工艺思想和先进梳棉机型的基础,合理梳理涵盖充分梳理和柔顺梳理理念;梳理器材的进步会使合理梳理过程长期稳定,但应根据纤维特点匹配合理的梳理工艺,科学认知梳理过程中的纤维受力,制定出合理的梳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减少细纱断头,从纱线强力、张力方面分析细纱断头的本质,将原发断头分为细偏支强力弱环断头、卷绕张力断头、慢输张力断头、附入断头4大类;在分析原发断头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避免其产生危害的措施。指出:断头的本质是张力与强力矛盾的表现,即断面处强力小于作用在该处的张力,要准确判断、辨证施治、精准预防;控制断头的重点是慢输张力断头和附入断头,减少原发断头就能减少次生断头和断头总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