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1.
微波辐射对不同介质均相壳聚糖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同酸性介质中,采用微波辐射对壳聚糖进行均相降解反应,制备出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探讨反应介质、过氧化氢与壳聚糖配比、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不同的反应条件,微波辐射1~6min就可制备出相对分了量在1~10万之间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壳聚糖,且反应产率高、重复性好。固定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在CH3COOH介质中,壳聚糖的降解速度最快,适合制备分了量为1~5万的水不溶性壳聚糖,产率在80%以上;在HCOOH介质中,降解速度最慢,适合制备分子量在5万以上的壳聚糖,产率在90%以上;在HCl介质中的降解速度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栉孔扇贝内脏和裙边中的油脂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对其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扇贝内脏油脂含量远远高于扇贝裙边,扇贝内脏油脂含量占70℃烘干样品的14%以上;扇贝内脏和裙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68.10%和55.29%,尤其是(EPA+DHA)含量高,内脏油为44.12%,裙边油为39.77%;扇贝内脏油中(EPA+DHA)含量高于目前报道的各种鱼油的( EPA+ DHA)含量(12%~42%).从扇贝内脏中提取油脂将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腐蚀浸泡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化学试验法等研究了海水中壳寡糖(COS)及其与无机缓蚀剂复配后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COS时,缓蚀率最大为65.73%;当COS与NaNO_2复配添加时,其协同缓蚀率为90.67%,为阳极型缓蚀剂;而当COS与Na_2MoO_4复配时,缓蚀率最大只能达到71.65%,且两者发生了抑制作用。腐蚀浸泡试验结果表明:当COS与NaNO_2复配使用时,其缓蚀率最佳,为85.90%。COS在Q235钢表面发生单分子吸附,为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从而起到缓蚀作用,该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4.
扇贝边水解蛋白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解度(DH)为测定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扇贝边水解蛋白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物的分子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7.0~8.0,液固比3:1,酶解温度45℃,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0.6%,胰蛋白酶0.3%,酶解时间7h,蛋白质水解度可达37.6%。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酶解产物为14.4ku以下的多肽分子。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该产物对羟自由基的EC50为0.2981mg/mL,并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5.
大麦虫幼虫脂肪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解提取-气相色谱法对大麦虫幼虫脂肪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共确认了27种脂肪酸成分,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占总量的36.69%,不饱和脂肪酸(USFA)占60.29%。不饱和脂肪酸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39.74%,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20.51%,必需脂肪酸(EFA)包括亚油酸和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20.38%。大麦虫幼虫油脂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鲐鱼鱼肉和下脚料最佳用酶进行筛选和优化,测定酶解液的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为最佳用酶;优化条件为:鱼肉:加酶量1200 U/g,物料比1:15,pH值5.5,48℃酶解6.5 h,水解度为37.8%;下脚料:加酶量1200 U/g,物料比1:8,pH值6.0,48℃酶解6.5 h,水解度为37.1%。两者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表明,羟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58mg/mL和0.28 mg/mL,均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酶解液经喷雾干燥得黄色粉末,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8.53%和43.17%。本实验为鲐鱼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