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的广东省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的规划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乡村政策的梳理,整体分析了国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政策演进的脉络和要求,从广东省的层面剖析了乡村规划建设政策推进的全过程,重点分析了从乡村规划编制到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实践探索。提出,广东省的乡村建设实践在村庄规划编制、乡村特色挖掘与塑造,以及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等方面都有重要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新农村“组合抱团”规划建设、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建设、以“道”兴村的模式。同时指出,未来乡村振兴应该结合文化、产业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总结,实现真正的城乡融合和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2.
郭素萍 《广西轻工业》2011,27(2):38-38,45
介绍了一款可用于统计公共场所客流量统计的可逆计数器,该装置可以实时统计场所内的人员数目,为科学管理和实时控制提供依据,可以广泛应用于商场、会展中心等场所。  相似文献   
3.
分析马铃薯粉条制作过程中各种可能的铝残留量引入因素,重点考虑(除人为添加含铝添加剂外)铝含量的基础水平,如马铃薯淀粉中铝本底值、制作过程所加水中铝含量、制作过程中接触铝制材料等引入的铝残留。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马铃薯淀粉天然本底铝含量20mg/kg,马铃薯粉条加工用水铝含量在0.015~0.405mg/kg,传统工艺中马铃薯淀粉所加钾明矾引入的铝残留量至少为285mg/kg,实际生产过程使用的含铝添加剂以不超过2.6g/kg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江浦组团为案例地,结合刷卡大数据与城市空间小数据分析公共自行车出行时空特征并建立引力模型探究起讫站点周边空间因素对出行的共同影响。文章发现:新城的公共自行车出行以通勤为主要目的,高频出行多分布在较高用地混合度地区和关键空间节点周边,站点周边的地铁站、社区、就业地、餐饮服务设施的布局密度促进出行,而用地混合度、路网密度和除餐饮外的商业设施布局密度则抑制出行。结合新城紧凑的用地特征和通勤为主的出行特征,提出站点应布置在社区、地铁站等关键空间节点周边,同时避开用地混合度过高、支路稠密、交通流量较大或沿街商业设施密集的路段,为新城等共享单车市场难以覆盖区域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模糊综合评价在太子河辽阳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太子河的监测值及地表水质量标准,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其进行水质评价,并详细介绍了综合评判法的具体过程.评价结果表明:模糊评价结果准确,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dIT/dt是衡量可控硅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参数,过高的dIT/dt可能会导致可控硅损坏或失效,故设计一个能准确测量此参数的低成本线路显得尤为关键.本文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测量可控硅dIT/dt的测试电路,并介绍了它的测试原理与测试方法,且测量了市场上的BTA208-600B,得出了测试结果,与该产品说明书的值一致.可应用于研发可控硅的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所测试可控硅.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变压器吊芯期间油中出现乙炔的分析,认为是吊芯中使用的滤油机流量过大,在注油过程中引起了油流静电放电所致。指出现场操作中应重视变压器注油工艺标准并严格遵守,以免发生误判。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汁中毒死蜱含量,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毒死蜱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并给出了量化结果,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当果蔬汁中毒死蜱的含量为0.0172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8mg/kg,k=2。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对高校分校区教学档案管理的再认识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管理教学档案的具体实施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红树莓叶片生长代谢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海尔特兹’和‘秋福’红树莓叶片为材料,对其总黄酮、7种酚类物质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5月到12月,两品种红树莓上、中、下部叶片的鞣花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均呈双峰曲线,水杨酸含量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阿魏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总黄酮含量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均呈单峰曲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呈先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变化趋势;两品种红树莓上部叶片的咖啡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中部和下部叶片均呈单峰曲线。红树莓叶片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因生长代谢过程而异。其中,水杨酸、阿魏酸、鞣花酸、表儿茶素含量最高的时期依次是‘秋福’的5月份上部叶片、6月份上部叶片、7月份中部叶片、7月份上部叶片,依次为59.33 mg/100 g、158.18 mg/100 g、250.84 mg/g、350.04 mg/100 g;芦丁、咖啡酸、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