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国家电网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开展,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现场管控流程,实现对安全、质量的控制。重点对工程现场管理系统在特高压工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从而确保了施工现场安装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保证了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始终处于"受控、能控、在控"状态,以及对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2.
从新型环保纤维和功能性纤维两方面简述了纤维新材料在纺织纤维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具体分析了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相变材料纤维、形状记忆纤维以及电子智能纤维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闵雯  张丽平 《纺织导报》2012,(12):53-54
利用胶原蛋白制备复合纤维,国内外已有报道。在纺丝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不足是可纺性差、力学性能差、容易降解等。一般通过使用化学交联剂改性和与其他合成材料、天然生物材料等共混两种方法对胶原蛋白改性,可提高复合纤维的强度、耐热水性、耐酸碱性及耐干热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锦纶地毯纱用酸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工艺,比较了固色剂种类、用量、固色温度及时间对染色K/S值和水洗牢度等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固色工艺.研究表明:固色剂Zetesal NR的固色效果较好,最佳工艺条件是:固色剂zelesal NR用量1.4 g/L,固色温度65℃,时间30分钟.此时水洗褪色等级提高1~1.5级,达到5级;沾色等级提高1.5~2级,达到3~4级以上;固色对K/S值无显著影响,干湿摩擦牢度达5级,日晒牢度达7级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空气、水浴以及水蒸汽等3种不同的条件下对胶原蛋白/壳聚糖初生纤维进行后拉伸处理,并对复合纤维的湿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乙二醛交联处理对复合纤维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佳拉伸定形条件为水蒸汽拉伸,戊二醛交联处理后纤维发生缩醛化反应可使耐湿热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依据GB/T 2910.1—2009、GB/T 2910.2—2009、GB/T 35443—2017采用拆样法和次氯酸钠法对海藻纤维/氨纶/粘纤混纺织物进行定量分析试验。依据JJF 1135—2005,分析和评定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为试验中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纺织品检测实验室主要检测活动及其内容,分析了每项活动可能产生的危险,找出了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评估了各种危险源发生的风险等级,提出了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以及针对纺织品检测各个功能室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泳衣在游泳池水中的使用环境,对GB/T 8433-2013耐氯化水色牢度测试结果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pH值、有效氯和时间3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它们对耐氯化水色牢度的影响。试验得出:溶液中有效氯浓度对织物的耐氯化水色牢度影响最大,受pH值和时间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铜离子抗菌纺织品是近年来新兴抗菌纺织产品,铜含量决定了其产品性能。而现行标准仅对纺织品中铜可萃取量有考核。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和人工酸性汗液萃取分别对铜离子抗菌纺织品进行处理,然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FAAS法)测定试样中的铜含量。结果表明:铜元素在0.000mg/L~5.0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1.0000),两种前处理方式铜的检出限分别为1.31mg/kg和0.13mg/kg,定量限分别为4.36mg/kg和0.43mg/kg,回收率为95%~107%。本方法能准确检验铜离子抗菌纺织品中的铜含量,有助于评价铜离子抗菌纺织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