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藻相对于其他的生物柴油原料有占地面积少、含油量高、生长周期短等不可比拟的优点。微藻生物柴油在试验规模下容易实现,但放大到工业化生产比较困难,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主要是生产成本高及微藻生长速率和油脂积累量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对微藻生物柴油的研究历程、流程、存在问题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CXX-10具有维生素D3的25位羟基化活性.通过研究Tween-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100)、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等表面活性剂,与β-环化糊精共同作用对该菌25位羟基化维生素D3的影响,获得了较优的促发酵组合并优化了其反应条件:培养3d后添加0.04%Tween-80、0.5%β-环化糊精和VD3,pH为7.0,28℃,180r/min,发酵转化反应7d,25-(OH)D3产率达14.5mg/L.  相似文献   
3.
原始菌株海洋红酵母M1202产生的L-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能够逆反应催化反式肉桂酸(t-Ca)生成L-苯丙氨酸。对M1202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获得一株转化率为原始菌株115%的菌株TM2,经6次传代,仍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原始菌株放线菌CXX-10具有维生素D325位羟化活性。通过CXX-10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优化,并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株酶活较原始菌株提高到152%的菌株UV-179,25(OH)D3产量达到4.27mg/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