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旗袍作为中华民族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起到了传承历史、连接现代的作用。现阐述旗袍发展的历史沿革,从服装现代设计理念出发,分析现代旗袍门襟、立领和盘扣等设计要素具体的表现形式,拟为旗袍创新传承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服装行业发展背景的分析和对我国服装市场对人才的需要研究,结合高校人才培养方向、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整。从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和专业竞赛这3方面进行分析构建服装专业创新发展平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厘清戏曲服装设计要素与审美情绪、审美评价间的关系,以越剧小生褶子为研究对象,以Leder审美认知加工模型和情绪PAD(愉悦度、激活度、优势度)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纯涤纶和纯丝绸面料2种材质、15种颜色(上五色、下五色、中间五色)、4种纹样(无纹样、边花、折枝、团花)进行组合设计,利用CLO3D软件制作出120款越剧小生褶子,以三维穿着图片作为刺激材料,在35名被试者情绪测量和5组语义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设计元素对语义评价和PAD情绪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小生褶子设计要素能够引起不同的审美情绪和语义评价,根据情绪影响可将小生褶子颜色划分为3类:高愉悦、低唤醒、高支配颜色,高愉悦、高唤醒、低支配颜色和低愉悦、低唤醒、低支配颜色,在此基础上探明了情绪维度在褶子设计要素与语义评价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越剧服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梳理,分析越剧服饰程式性、象征性、地域性和写意性的特点。进而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越剧服饰创新设计应遵循其程式化、写意性的特点,并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互联网越剧服饰创新设计平台,为越剧服饰创新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前织物褶裥等级的评定多用主观评价法,这一评价结果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尝试采用激光测量技术对织物褶裥进行客观评价。以10种常见织物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褶裥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不同高度控制不同的褶裥。然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AATCC织物褶裥模版和织物褶裥,用GEOMAGIC软件对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分别提取模板和织物的褶裥特征值。进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模版的褶裥等级与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一回归方程应用到织物褶裥等级的客观评定中,研究结果表明:织物褶裥等级的客观评定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不受织物颜色、图案及花纹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是影响服装外观的重要性能,其测试目前是分开进行的,文章旨在寻找可将其合二为一的方法。首先测试25块织物的弯曲长度和悬垂系数,然后用自行设计的M形测试法提取新的指标,并将其与弯曲长度和悬垂系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新方法中的指标均与弯曲长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柔悬系数、横向投影宽度和纵向投影高度,且柔悬系数与悬垂系数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新方法可同时测试织物弯曲性和悬垂性,即利用1块试样可得到2组数据,且可表达织物在任意一个方向上的悬垂性,尤其适合风衣、休闲裤等有方向性要求的织物。  相似文献   
7.
传统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新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仍鲜见传统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传承方面的相关研究。以越剧服饰文化为载体,从色彩、纹样、样式、面料元素出发,对越剧服饰文化进行总结和梳理,运用CLO 3D软件,逼真还原虚拟再现越剧服饰。针对CLO 3D软件一体式服装模拟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减少面料碰撞,提升制作效率,运用数字化技术,完成越剧服饰的在线制作、动态展示及云存储。将越剧角色人物特点与制作的虚拟越剧服饰相结合,全面地展示越剧服饰及其文化,为越剧服饰文化的传承提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