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和重要发展引擎。本文旨在提出构建"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协同机制,着力于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深入分析"四位一体"人才培育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以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调创新共同培养人才,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赣南钨矿床地质勘查和矿山生产资料的分析,结合近几年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的发现,提出脉钨矿床深部细粒花岗岩钼(钨)矿化新类型,并指出其找矿前景和对矿山资源保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西雅山花岗岩体交代作用及其与稀有金属的成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雅山花岗岩体相带划分及岩体演化特征,论述岩体交代作用与Ta、Nb、Li、Rb、Cs等稀有金属的成矿关系.进而探讨矿床形成机制和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4.
我国钨矿地质勘查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十五”期间,我国西北地区找钨取得重大突破,华南钨矿勘查有新发现,生产矿山探矿取得明显成效,展示出我国钨矿资源的巨大潜力。建议“十一五”期间钨矿地质工作加强生产矿山深边部探矿增储、实施后备建设基地勘查、开展成矿区带战略找矿,为我国钨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5.
徐山钨铜矿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一个由石英脉型、矽卡岩型、花岗岩型3种类型"叠置"的三位一体矿床,其中石英脉型和花岗岩型矿体及其相互关系基本符合"五层楼+地下室"或者"上脉下体"型钨矿床的特征.首次利用Rb-Sr等时线法对该矿床含黑钨矿石英脉的镶边白云母进行了亚样品定年,获得其成矿年龄为147.1±3.4 Ma(MSWD=0.71).该矿床的形成年龄与江西南部的石英脉型钨矿床相似,都形成于燕山中期;而与赣东北、赣西北的铜矿床成矿时间有较明显差异.白云母的ISr值很高,为0.849±0.026,其原因可能是成矿花岗岩浆本身来源于演化程度和成熟度较高的壳源岩石,而成矿流体在水-岩反应的过程中义萃取了岩石中具有异常高87 Sr/86Sr比值的Sr.高ISr值也反映了相关的花岗岩及矿床形成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幔源物质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试论南岭钨矿“上脉下体”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是世界上钨矿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而且类型齐全,以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开采历史最久、工业意义最大。经过长期的矿山开发和科学研究,中国地矿工作者总结出了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的"五层楼"模式,近年来随着深部找矿的开展,又提出了"五层楼+地下室模式"。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五层楼"和"五层楼+地下室"这两个找矿模式及其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以赣南茅坪钨矿含矿石英脉与浸染状蚀变花岗岩型钨矿体共存的"上脉下体"为典型实例,论述了"上脉"和"下体"之间的成因关系,明确指出"上脉下体"是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钨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模式;提出了"上脉下体"成矿模式在南岭钨矿区存在的普遍性,对深入研究"上脉下体"成矿模式的科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钨矿找矿的新发现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娥 《中国钨业》2009,24(5):33-37
通过分析"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钨矿找矿在重点成矿区带获得的新发现、新成果和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在老生产矿山探矿取得的新进展,阐明加大地勘投入、进行各层次钨矿找矿工作的重要性,特别强调钨矿找矿工作应着手统一部署、落实重点成矿区带、有序开展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才能不断提供新的钨矿资源基地和新的矿产地,为我国经济繁荣和钨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8.
研究洛神花多糖提取物对Wister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干预作用。首先采用乙醇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实验组(洛神花多糖 1.0、2.0、4.0、8.0 g/kg 组)、阳性对照组("海王金樽"解酒药 10 mg/kg BW),以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持续治疗7 d,颈动脉采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脂酶(ALP)和胆碱酯酶(CHE)的活力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称量各组大鼠肝脏重量,计算肝脏指数,以及肝脏组织切片的观察;对洛神花多糖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干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4.0 g/kg洛神花治疗组血清中ALT、AST、ALP活力均极显著降低(P<0.01),TP、GLB含量显著降低(P<0.05),CHE活力显著增高(P<0.05),洛神花多糖提取物对ALD大鼠体重具有一定稳定作用,能有效减少胃黏膜组织溃疡、减轻肝脏肿胀与肝细胞变性坏死情况。因此洛神花多糖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大鼠具有良好的干预治疗作用和保肝能力,具有良好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