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HPLC图谱分析比较方法,探讨桑唐饮口服液不同工艺对特征峰的影响.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8℃.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工艺生产的桑唐饮口服液HPLC图谱中共标示出26个共有峰;不同生产工艺对特征峰的相对含量有轻微影响,但未产生明显的新特征峰,样品2的质量稍优于样品1.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为桑唐饮口服液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液料比、搅拌转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原料颗粒大小(目数)对黑木耳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对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灌胃法给药,采用小鼠碳廓清实验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标记微球实验测定黑木耳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黑木耳多糖提取得率的因素排序为,原料颗粒大小>提取时间>搅拌转速>液料比。优化得到的黑木耳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颗粒大小80 目、液料比30∶1(mL/g)、搅拌转速200 r/min、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100 ℃(沸水浴加热),此条件下黑木耳多糖提取得率可达8.46%。同时,黑木耳多糖对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明显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说明黑木耳多糖具有提高动物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比较经不同浸泡处理后,富硒大豆的萌发率、芽长、总硒含量等;研究了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浸泡液中亚硒酸钠浓度、抗坏血酸、壳聚糖等对大豆富硒作用的影响。通过碱提酸沉法提取得到富硒大豆蛋白,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硒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富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为30℃,浸泡时间为8 h,浸泡液中亚硒酸钠浓度为60μg/mL左右。在浸泡液中添加0.08%(m/V)的抗坏血酸对大豆的萌发和生长有利,但会影响大豆对无机硒的吸收和转化;若在浸泡液中同时添加0.1%(m/V)的壳聚糖,则可以克服上述不利影响,提高大豆对无机硒的吸收和转化。  相似文献   
4.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线监测工业产品质量时,会出现环境条件变化或仪器的部件如探头或光纤更换的情况,使原模型不再具有原来的预测效果,但是完全从头开始采集数据重新建立新模型工作量大,造成原来宝贵的模型和数据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本文以一种中草药口服液中多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pH 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其进行实时在线检测,研究了主从机分辨率不同的光谱之间的模型转移。模型转移过程利用已建模完成并成功上线应用的模型为原模型,在不能获取原主仪器和从仪器一一对应的标准标样的条件下,找到虚拟标样建立转移矩阵。以直接标准化法结合主成分分析降维作为模型转移方法,以质量指标化学参考值与预测值间的相对误差为指标筛选最佳模型。模型转移结果显示,多糖模型预测值与化学参考值间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可溶性固形物相对误差在5%以内,pH 相对误差在3%以内。在线生产使用表明,转移的模型同原模型一样可有效应用于在线、快速对质量指标做出准确的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采用虚拟标样的模型转移方法对于无法获得主从机一一对应的标准标样的情况下的模型转移,是一个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棘托竹荪是常见的四类食用竹荪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以棘托竹荪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不同批次的棘托竹荪提取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单糖组成及含量,从红外光谱特征,溶解性,与碘液反应的现象及电镜图4个方面比较棘托竹荪提取物与淀粉的差别。结果表明:棘托竹荪提取物的示差信号图上具有3个明显的出峰区间,经计算,这3个出峰区间内的特征峰的平均重均分子质量依次为5.2×104,6.4×103 u和800 u。离子色谱结果表明,棘托竹荪提取物主要由葡萄糖组成,且葡萄糖含量为75%~90%。经对比,棘托竹荪提取物与淀粉在溶解性和与碘液反应的现象方面差别较大,可作为快速定性检测的方法。试验最终确定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与离子色谱法结合作为棘托竹荪提取物质量的鉴定标准,该方法简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棘托竹荪提取物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不同产地、品种党参中主要糖类成分的差异,解决现有党参质量控制指标缺乏的现状,建立我国主要党参产区(甘肃、贵州、山西、湖北、四川)的不同品种党参(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糖类成分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多糖含量、单糖组成以及5种单糖和低聚糖的HPLC-ELSD定量分析方法,并制定党参相应质量控制标准。根据35批党参药材多糖平均含量,建议党参多糖质量分数控制标准为≥13.5%。单糖组成需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5种单糖和低聚糖(D-果糖、D-葡萄糖、蔗糖、蔗果三糖和蔗果四糖)成分质量分数不得低于15.92%。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NIR)是制药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过程分析技术(PAT),在中药产品质量的在线实时检测和控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化学药相比,由于中药组成的复杂性和生产加工过程的特殊性,对利用化学计量学建立NIR预测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NIR在中药质量控制应用中的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做了展望。综述涉及到NIR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分组,特征波段自动选取,建模以及模型的验证和评价。讨论了平滑、导数、标准化算法、数据增强算法和主元分析等预处理方法对模型影响。特征波段的选取述及间隔偏最小二乘、遗传算法、无信息变量消除、随机蛙跳法、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和重要变量投影法等;建模方法论及线性和非线性技术包括主元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回归等。未来的NIR建模平台应该是一个在后台集成各种复杂的数学算法和实现数据的无缝共享,面向用户的前台则是友好、简单、智能的半自动界面环境。论述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热水浸提、分级醇沉的方法,从产自浙江龙泉地区的黑木耳中提取分离得到一种多糖(命名为AAP-10);采用一系列理化分析手段对多糖进行了初步表征;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研究AAP-10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AAP-10为一种纯度较高、分子质量较均一的多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AAP-10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6∶1);高压凝胶色谱法测得AAP-10的重均分子质量为6.56×105 Da。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AAP-10给药能帮助小鼠较快克服CPA注射对其体质量及脾脏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CPA免疫抑制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增强CPA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其中低剂量(2.5 mg/(kg·d))及中剂量(5.0 mg/(kg·d))AAP-10给药效果最佳,说明黑木耳多糖AAP-10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探究不同储存温度对青海枸杞品质的影响,以青海枸杞为原料,观察并测定4、25、40 ℃3 种不同温度储存下枸杞的复水比、含水量、多糖含量、外观性状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储存初期,枸杞在不同温度下复水比都呈现下降趋势,40 ℃储存条件下枸杞的复水比总体较低;枸杞在不同温度下的含水量都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枸杞多糖含量在储存期整体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温度对原料形态的影响较大,在40 ℃储存后期,枸杞已出现走油发黑等现象;电镜扫描结果显示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枸杞褶皱增多,表面排列的平行线结构越紧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烘箱加速氧化法,通过氧化过程中脂肪酸、生育酚、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等指标的变化探讨紫苏籽油氧化稳定性。紫苏籽油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为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存在的天然抗氧化物生育酚有γ、α和δ3种构型,其中γ-VE最为丰富(高达128.28 mg·kg~(-1))。加速氧化过程中,α-生育酚降低最快,表明其最易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所减少,以α-亚麻酸减少最明显,共减少了1.86%。紫苏籽油中共检测出14种亲脂性氧化产物,其中7种为饱和醛,其中丙醛含量最丰富。酸价、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在氧化过程中都逐渐升高,但在加速氧化7 d(相当于常温下7月)内,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均未超出食用油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