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轻工业   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变频控制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变频技术在空调器、冰箱等家用电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变频空调器在国内生产和使用也逐年上升。作为变频空调器心脏部件的变频压缩机,国内各个压缩机生产厂家都先后推出自己的产品。但由于变频压缩机和普通压缩机有极大的区别,国标GB/T15765-1995中列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有部分并不适用于变频压缩机。因此,针对变频压缩机制定一切实可行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此,结合我们在变频压缩机开发测试工作中所遇见的问题,对国标GB/T15765-19…  相似文献   
2.
通过饱和硫酸铵盐析的方法从干绿茶中提取得到绿茶粗蛋白,粗蛋白透析除盐后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层析柱进行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收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样品,并冷冻干燥,同时利用SDS-PAGE的方法对凝胶分离后收集的活性样品进行纯度的鉴定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并采用·OH清除法及O-2·清除法研究绿茶抗氧化多肽纯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绿茶抗氧化多肽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层析柱后,得到很好的分离和纯化,在SDS-PAGE电泳图谱上只有1条条带,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15ku;绿茶抗氧化多肽对·OH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半清除浓度(IC50)为0.069μg/mL;对O-2·也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半清除浓度(IC50)为18.462μg/mL,与VC的清除作用(IC50为11.186μg/mL)相当。  相似文献   
3.
以柠檬皮渣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热风干燥两种工艺制备膳食纤维,测定所得膳食纤维的维生素C(VC)含量、黄酮含量、葡萄糖透析延迟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比较两种工艺对制品生理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冻干燥后所得膳食纤维的VC含量为144.078mg/100g,黄酮含量为1267.574mg/100g,经热风干燥后所得膳食纤维的VC含量为66.674mg/100g,黄酮含量为1000.037mg/100g;冷冻干燥80目产品、16目产品的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分别为62.21和57.07,热风干燥80目产品、16目产品的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分别为56.01和49.46;在NaOH滴入量为0~8mL时,两种工艺所得产品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基本一致,在NaOH滴入量为8~11mL时,阳离子交换能力由高到低分别为:冷冻干燥80目产品,热风干燥80目产品,冷冻干燥16目产品,热风干燥16目产品,并且这种差异性在各处理样品间表现为显著。总体来说是冷冻干燥工艺所得膳食纤维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以萝卜为主要原料采用乳酸菌制剂发酵方式腌制泡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泡菜品质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乳酸菌制剂用量>糖添加量>发酵温度>食盐添加量;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最佳工艺条件为食盐用量4.67%,糖用量1.67%,乳酸菌制剂用量0.05%,发酵温度30℃,并在此工艺条件下泡菜品质稳定良好.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菜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营养丰富,但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存在对其食用安全性造成了隐患。研究了不同发酵方式和发酵条件对现代生物新技术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自然发酵相比,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不仅可以缩短发酵周期而且安全性更高;食盐、乳酸菌制剂、低温发酵及部分辅料对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有抑制作用,均可提高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成品白酒中酸酯总量的近红外模型,以达到快速检测酸酯总量的目的,本文采用回流及酸碱滴定法测定成品白酒中酸酯总量的化学值,与成品白酒在1 mm及8 mm光程比色池的近红外光谱图相结合,采用内部交叉检验法及外部独立验证建立了成品白酒中酸酯总量的近红外模型.结果表明:成品白酒中的酸类和酯类物质在近红外区有特异性吸收,1...  相似文献   
7.
不同发酵方式泡菜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萝卜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然发酵、乳酸菌制剂发酵、老坛水发酵三种不同发酵方式腌制泡菜,对比研究三种不同发酵方式泡菜、泡菜卤相关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制剂发酵与其他两种发酵方式相比:泡菜卤后期pH低、总酸含量高,泡菜中后期总糖含量高、质构性优,泡菜卤中后期总菌数相对较低、乳酸菌数量明显增高、大肠菌群数明显降低,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更具有优势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