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衣禄酒     
在湘西侗乡,当新娘入洞房时,要举行“吃衣禄酒”的仪式,别有风味。 新娘刚一进洞房,身后的大伢细崽们也欢笑着一窝蜂地拥了进来。他们早垂涎于洞房里摆好的那一桌鲜美丰盛的酒菜,因为只等仪式一结束,他们就可以争享口福、进行嬉闹了。 “衣禄酒”因象征新郎家的财富而得名。它摆在桌子上一个印着“双风朝阳”图案的红漆茶盘里,有六碗菜,十二只酒  相似文献   
2.
湘西的侗家姑娘,在出嫁前要办一桌“离娘饭”.向亲人们、特别是向生她养她的母亲告别.离娘饭又叫“衣禄酒”.据说吃过衣禄酒.姑娘今生今世就有了口福.离娘饭只办3个菜,要用6个碗分盛.表示姑娘在娘家有吃的,到  相似文献   
3.
吃姊妹饼     
农历八月十五日,乃我国传统中秋佳节。月到中秋分外明。是晚,那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悬在一碧万里的夜空,似灿灿明镜,像晶晶玉盘,况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好不迷人!自古以来,谁愿误此良宵?有的登楼赏月;有的踏月放歌;有的举家夜游;有的设坛拜月,寄托“花好、月圆、人长寿”的美好愿望;有的围坐在院子里畅饮桂花酒,欢食团圆饼,欣赏月华之美,享受人伦之乐。正如唐诗中所描述的那样:“皎皎秋空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相似文献   
4.
在湘西的侗家山寨,历来有吃“年更饭”的习惯,而且颇为隆重,别有风味.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水中人参”的泥鳅,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已“溜进”豪华的餐厅,成为佳筵上的美食。尤其是那手艺精湛、风味独特的名菜“泥鳅钻豆腐”,更令人垂涎!吃泥鳅固然有味,捉泥鳅却愈加有趣。如果在吃泥鳅的时候,联想到捉泥鳅的情景,那就越发妙趣横生,其乐无穷了。捉泥鳅的方法很多,笔者在湘西侗乡经常见到的是以下几种方法:照泥鳅每当春耕过后天气暖和的夜晚,苍茫的田野上常有一簇簇火光在移动,那就是人们在照泥鳅。由于泥鳅在泥窝里感到闷热,就会钻出来乘凉。这时,人们在田坎上轻轻地走,并用枞槁灯照着水面细心观察…  相似文献   
6.
朋友:你到过湘西吗?如果清明时节有机会到那里的侗乡山寨去看一看“挂众坟”,领略一下“清明野宴”的独特风情,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  相似文献   
7.
奇哉梁上宴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宴席居然设在屋梁上,真是够奇特的了。这并非天方夜谭,委实确有其事:在湘黔交界的侗族地区,每当新屋上梁之日,要在离地面一丈多高的屋梁上设“梁上宴”进行庆贺,异常热闹,情趣非凡! 上梁这天,寨子里家家都来人帮忙;亲戚朋友们也抬着彩盒和金匾,吹起唢呐,放着鞭炮赶来庆贺。 梁上宴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只有为竖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木匠(掌墨师)和解匠师傅,以及那些经过精心挑选帮忙上梁的人,才有资格出席。 俗话说:“寅时立柱,辰时上梁。”吉时一到,上梁就  相似文献   
8.
擂茶风俗     
湖南省安化县的梅城镇,素以“擂茶”而闻名遐迩,不但茶史悠久(可上溯千年甚至更远),茶艺绝伦,茶味独特,而且还有不少关于擂茶的奇风异俗,饶有情趣,这里且介绍几则。  相似文献   
9.
吃后生粑     
“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粑。岂只一礼还一答,情义锦上又添花。”这是流传在侗乡的一首情歌,指的是侗家后生与姑娘通过玩山赶拗结成朋友之后,在八月中秋和九月重阳这两个美好的传统节日里,要进行约会,互赠礼品。中秋,象征着团圆美满;重阳,意味着好事成双。按照侗乡风俗,中秋约会时,后生要买12对月饼送给姑娘,在皎洁的月光下,到流水潺潺的小溪旁或风景优美的凉亭边,同心上人一起对歌、讲“垒”(一种吟诵的的语),吃饼赏月,叫做“吃姊妹饼”。而在重阳节,则由姑娘答礼还情,亲手做粑送给男朋友,并与之登山玩耍,俗称“吃后生粑”,又叫“会后生”。  相似文献   
10.
侗乡猪俗     
侗乡有句俗话:“无猪不成家。”又说,“家有猪两头,吃穿不用愁。”侗家人非常重视养猪,不但家家喂得有,而且养得多,常常亲昵地称之为“宝货”,对它精心饲养,爱护备至。由于这样,便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风俗。侗家养猪是圈养,猪圈分铺有木板的楼圈和地圈两种。侗家修猪圈和竖屋一样,有许多讲究:“牛向坡,猪向槽。”修猪圈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