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2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七绝二首     
期刊园地百花开,一枝独秀是《治淮》。天道酬勤双优者,祝贺再上领奖台。 (二)治淮大业壮千秋,不扫灾魔誓不休。  相似文献   
2.
福建莆田的木兰陂是北宋时期修建的一处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它屹立于我国东南海滨,横跨木兰溪口,距今近千年历史,仍坚固非凡。它是我国劳动人民与自然灾害搏斗,改造河山的智慧结晶。相传首先发起征服洪水、战胜海潮的是福建长乐县女士钱四娘,她在原籍时就兴建过水利,热心治水,并有较为丰富的改造自然的经验。当时,正值北宋王朝治国安民、发展生产呼声高涨的当务之急。这一形势给钱四娘根治水患的心愿带来极大的振奋。她乘此募集治水款项,从长乐来到莆田,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开始修筑大陂(即大坝)工程。钱四娘首先对木兰溪的地形结构和海潮动态进行详尽地勘查,尽量减少大坝的工程量,选择最佳方案,确定在木兰溪上游,溪面较狭的将军崖前“堰溪为陂”,修筑拦洪大坝,蓄存洪水。同时,在鼓角山西南开渠,引淡水  相似文献   
3.
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城梅山镇旁、耸立着举世皆知的梅山水库。距水库东边六七里地的大龚岭,山势险峻,是进出县城的“咽喉”之地,每当我路过这里,总要举目向路北山坡张望,极力搜寻着记忆中的一座墓冢。缅怀着一位素不相识为水利事业而献身的新闻战士。说起这座墓,还得追溯到35年前的1956年,那时我正在大龚岭下的金寨中学(今日一中)读书,常被岭上的一座新坟所吸引:一则是新坟在当时建造得很气派。墓前的装饰壁用水泥砌成,引人注目。二则传言墓主是位年青的摄影师,跟随水利部长傅作义到梅山水库视察时死去的,英年早逝,很觉可惜。后来,我离梅山外出谋生,偶尔返回故里,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及专程去  相似文献   
4.
漫游黄陵庙     
座落在湖北宜昌县西陵峡南岸黄牛岩下的黄陵庙,原名黄牛庙。这座庙宇历史悠久、巍峨壮观,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古今的文人、学者、志士、游客所神往的游览胜地。相传它是春秋时代,人民为了纪念神牛助大禹开三峡之功而建的。今年5月中旬,我到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葛州坝参观,得知黄陵庙距葛州坝上游仅35公里,我便从宜昌溯江而上,前往一游。站在庙前,仰望庙后重重山峦迭翠,俯视长江滚滚东流。再看那电力强大的高压线飞架大江南北,威武的高压铁塔伸向远方,险绝高崖顶上的电视差转台铁架直刺苍穹,让人神飞意旋,在古色古香的庙门中央直书着“老黄陵庙”四个金色大字。两旁门联是  相似文献   
5.
“天下西湖三十六,惟杭州西湖最著”。可是,您可曾知道早在唐、宋年间,颍州西湖就已名扬天下,堪与“天堂”的西湖媲美呢! 莺飞草长的季节,我们来到了正在开发重建的颍州西湖。她象一颗鲜艳的明珠镶嵌在皖西北阜阳市郊的大地上。据史料记载,古时湖面开阔,水深莫测,兴于唐,盛于宋,闻名遐迩。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涉足颍州,大批名人雅士纷至沓来,或在颍州为官,或到颍州游历。特别是北宋的大诗人、文豪欧阳修和苏武先后任颍州太守,做了不少兴修水利,关心百姓疾苦的好事,深受人民景仰。欧翁、苏公还为颍州西湖的秀丽景色所倾倒,写下了许多赞美湖光水色的名篇佳  相似文献   
6.
诗二首     
(一)大禹涂山会诸侯,《治淮》文友遍神州。华东安徽优秀奖,豫皖苏鲁功千秋。 (二)同心协力泰山移,喜庆创刊二百期。锤炼精品酬盛世,策马扬鞭劲奋蹄。  相似文献   
7.
1950年夏季,淮河泛滥成灾,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淮河儿女疾苦,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千百万治淮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而来。这其中一位年青英俊的大学生,抱着为民造福的决心,斗志昂扬地走向多灾多难的淮河。他,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水文总站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刘芳岑同志。刘芳岑,湖南涟源市人,1947年考取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水利系。1950年淮河大水时,他正在大学四年级读书,为了支援治淮,上  相似文献   
8.
“贾鲁治黄河,恩多想屯多。千年百载后,恩在想消磨。”这是清人曹玉河题写在贾鲁庙门上的一首咏惊涛,感喟贾鲁治河功过,读来很是耐人寻味。贾鲁(公元1297-1353年),山西高平人。从小就勤奋好学,长大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细心,颇具真知灼见。他在元朝做官32年中,关心水利事业,同情人民疾苦,是位政绩不错的汉族官员。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河息特别严重的一个朝代,河堤多年失修,经常决口成灾。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四月,连降大雨20多天,黄河暴溢,平地水深二大,“河决白茅提,又决金堤.方数千里,民被其息”,灾及j勇阳…  相似文献   
9.
融融冬日,我踏访了饮誉四方的“管鲍祠”。 管鲍祠,座落在安徽省颍上县城北郊颍河岸畔广袤的平原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而建祠以祀。初名“管子祠”,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县令屠隆重修时,为追慕鲍叔牙知人让贤高风,增祀鲍叔牙,故曰:“管鲍祠”(又称二贤祠)。 据史料记载,管仲、鲍叔牙均为颍水之滨人(今颍上县)。从小两人摸爬滚打,相交甚笃,长大了又合  相似文献   
10.
骄阳灼人的6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在安徽省政府大院内一幢幽静住宅里,拜访了83岁高龄的张祚荫老人。虽说他是一位做了几十年高官的人,可家中摆设却十分简朴,客厅兼书房里,除了老式桌椅沙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幅“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淮河不根治,安徽无宁日”的书法条幅。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