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变更原因的分析,指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施工阶段变更的必要性和建设、监理单位对变更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变更设计的程序和原则进行的分析,阐述了变更设计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地区重力侵蚀发生频率高、随机性强,一直是水土流失研究的难点和治理的薄弱环节。为探索无人机遥感技术用于快速、准确监测黄土丘陵沟壑区重力侵蚀的可行性,采用大疆无人机航拍影像资料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融合技术,提取辛店沟流域2017年7月26日暴雨引发的重力侵蚀特征数据,结果表明:共发生重力侵蚀95处、面积为0.3 hm~2,结合人工实地调查验证,重力侵蚀发生数量的提取精度为89.53%;采用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与融合技术,构建重力侵蚀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重力侵蚀监测、研究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对辛店沟流域重力侵蚀分布与高程、坡度、坡向、地表曲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形曲率越接近0重力侵蚀越不易发生,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大于20°的区域,主要分布高程为950~1 050 m,主要分布方向为东、东南、南3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相应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分析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危害的基础上,总结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和归纳植物、工程、临时三大措施防治体系及其效益,提出编制专项规划,编写实施方案和设计,完善当地防治措施体系,推广生态措施,重视临时措施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水土流失引发的生态灾害问题(一)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生态危害水土流失导致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土壤结构,加剧土地荒漠化等。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70万平方公里,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全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1.26亿平方公里,其中坡耕地和沙化耕地1667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1962~2002年因水土流失累计损失耕地267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6.7万平方公里,经济损失每年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水土流失使全国每年有80~12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相当于毁坏160~240万厘米肥沃的土地,流失的土壤相当于在流失的耕地上刮去1厘米厚的沃土。  相似文献   
5.
韭园沟流域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是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坝系安全评价指标和指标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流域骨干坝安全度均大于0.8,骨干坝布局均衡系数0.9,坝系安全度0.892 62,从计算结果看,韭园沟流域坝系基本处于安全状态,骨干坝布局比较合理,评价结果基本上与实际相符.因此,认为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安全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循环利用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维勤 《中国水利》2011,(16):51-53
黄土高原地区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治理好坡耕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通过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综合治理主要措施的分析,探讨了黄土高原坡耕地的径流泥沙、坡面水资源以及农业化肥的循环利用.提出了以整治梯田工程、营造经济林、建设集水补水性耕地、实施封禁治理等多种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修建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为了使淤地坝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淤地坝及其坝系试验研究尤为重要。对淤地坝及其坝系试验研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今后淤地坝建设和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等提供参考。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水土保持科研单位、行业管理单位、高等院校等针对淤地坝建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工作,可将已开展的试验研究分为单坝试验研究和坝系试验研究,在单坝研究方面开展了淤地坝设计防洪标准、工程结构、最优坝体断面、"水坠法"和定向爆破法等筑坝技术、坝体分期加高、拦泥减蚀作用测算、淤地坝分类及运行管理、坝地防洪保收、盐碱化防治、坝地综合利用模式等研究,在坝系研究方面开展了以骨干坝布局、规模及建坝顺序为重点的坝系优化规划技术研究、坝系相对稳定条件研究、坝系结构级联研究、坝系监测技术研究及坝系安全运行评价研究等。提出了淤地坝及其坝系研究的学科定位、研究体系及急需开展研究的重大课题:淤地坝及其坝系研究属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淤地坝及其坝系研究体系可以分为基础理论、技术和管理三方面,当前急需开展拦沙和减蚀机理研究、水毁机理研究、筑坝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监测预警预报技术研究、淤地坝病险加固技术研究、坝系水资源利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进展及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维勤 《中国水利》2012,(20):57-59
黄河流域通过60多年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基本摸清了水土流失情况,初步建立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开展了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科学研究,制定了监测规划、工作制度和技术标准.分析了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使用程度,归纳出数据类型单一、共享机制不畅、缺乏开发加工、评价研究滞后、缺乏相应规范等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长期稳定连续共享的监测体系,加强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研发,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理论及技术水平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大面积种植坡耕地、顺坡耕作、草原开垦、超载放牧、以薪柴为主的农村燃料结构等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大和加重了我国的水土流失,虽然在几十年的水土保持治理中我们实践总结出了坡改梯、等高耕作、免耕、草田轮作、以沼气和风能以及太阳能代柴、生态移民等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成功做法,但由于缺乏对这些有利于水土保持生产方式和技术措施的法律鼓励和激励保障,影响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广的进程。水土保持法修订调研组在经过大量的、中外的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中须以法律形式明确对有并一l于水土保持行为的法律支持条款,同时要制定相关政策,给予资金补贴、技术支持,为全面加快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