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4篇
  2010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基于扬压力实测资料的古田溪四级大坝稳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古田溪四级大坝部分坝段坝基扬压力较大的问题,应用坝基总扬压力模型和概率法对坝基扬压力性态和可能极值进行了分析,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典型坝段的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2.
古田溪三级大坝位于闽江支流高洋溪口,是古田溪流域资源开发的第三个梯级电站,电站 装机容量为33MW.拦河坝为钢筋混凝土平板坝,最大坝高43m,坝顶全长225m,由27个7.5m长的平板坝段和2个混凝土平板坝段组成,其中~#9~~#20支墩间为溢流坝段,溢洪道净宽81.3m,坝上、下游边坡分别1:0.8和1:0.32,挡水坝段坝顶高程为137.7m,溢流坝段堰顶高程129m.水库调节性能为日调节.正常高水位为129.0m,设计洪水位为136.7m,校核洪水位为137.5m.大坝于1958年9月开工,1961年6月11日大坝封孔蓄水.  相似文献   
3.
古田溪四级大坝坝项垂直位移存在着几次明显的突变现象,从垂直位移与环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垂直位移与其他监测效应量的对比分析以及建立垂直位移统计模型等多个角度,对垂直位移产生突变的可能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突变与环境变量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与坝址地震、工作基点稳定性等关系不大,不能反映坝体及坝基出现结构变异,最可能的原因为观测误差.  相似文献   
4.
古田溪四级大坝坝顶垂直位移存在着几次明显的突变现象,从垂直位移与环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垂直位移与其他监测效应量的对比分析以及建立垂直位移统计模型等多个角度,对垂直位移产生突变的可能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突变与环境变量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与坝址地震、工作基点稳定性等关系不大,不能反映坝体及坝基出现结构变异,最可能的原因为观测误差。  相似文献   
5.
古田溪四级大坝坝基渗1号测压孔扬压水位存在着变化过程骤升和骤降、部分时期扬压水位明显偏高等异常现象,通过建立渗1号测压孔扬压水位统计模型,分析了扬压水位与上游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6号坝段坝基扬压力横向分布状态,研究了渗1号测压孔扬压水位异常的可能成因,评价了6号坝段坝基防渗帷幕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6.
针对古田溪四级大坝部分坝段坝基扬压力较大的问题,应用坝基总扬压力模型和概率法对坝基扬压力性态和可能极值进行了分析,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典型坝段的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7.
古田溪四级大坝坝基扬压水位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田溪四级大坝坝基渗1号测压孔扬压水位存在着变化过程骤升和骤降、部分时期扬压水位明显偏高等异常现象,通过建立渗1号测压孔扬压水位统计模型,分析了扬压水位与上游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6号坝段坝基扬压力横向分布状态,研究了渗1号测压孔扬压水位异常的可能成因,评价了6号坝段坝基防渗帷幕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8.
古田溪四级大坝坝基渗1号测压孔扬压水位存在着变化过程骤升和骤降、部分时期扬压水位明显偏高等异常现象,通过建立渗1号测压孔扬压水位统计模型,分析了扬压水位与上游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6号坝段坝基扬压力横向分布状态,研究了渗1号测压孔扬压水位异常的可能成因,评价了6号坝段坝基防渗帷幕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