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湟水干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分析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可供水量的区别。通过经验估算法、倒算法(Tennant法和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切割法对湟水干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以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计算结果为准,湟水干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51亿m^3,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为4.95亿m^3。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相关法规和黄河水量调度实践的分析,探讨了开展黄河下游水量稀释调度的必要性、可行性,阐述了水量稀释调度的定位、适用范围、时空范围及条件,分析了现状监测能力和存在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应在水量稀释调度的能力、运行机制、会商制度及信息共享机制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3.
李锐  孙照东  史瑞兰 《人民黄河》2012,(1):78-79,91
采用1992年7月—2008年2月黄河干流潼关、三门峡、小浪底等水质监测断面氨氮逐月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行前后潼关、三门峡、小浪底的氨氮年通量、年平均浓度变化情况,并结合潼关自动站与花园口自动站氨氮监测数据以及断面过水流量历史记录,研究了小浪底水库对氨氮的水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就氨氮指标而言,小浪底坝下断面水质达标率大幅提高;从氨氮浓度波峰出现时间来看,小浪底断面氨氮浓度变化比潼关、三门峡断面滞后,滞后时间为30~60 d;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越大,有效库容越小,水库对氨氮的稀释作用越小,氨氮波峰滞后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4.
复合亚铁混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酸洗废液为原料制备复合亚铁混凝剂,用制得的复合亚铁对高岭土、染料模拟废水做混凝实验,与市售的七水硫酸亚铁和聚铁做比较,研究了其除浊脱色性能。结果表明,复合亚铁有电中和、氧化还原及卷扫作用,混凝效果优于七水硫酸亚铁和聚铁,复合亚铁可应用于多种工业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论证总体框架及内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局限性,认为应建立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水资源论证应关注的主要问题:规划范围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及节水潜力是否能够支撑规划实施;规划应符合国家方针、相关产业政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目标;各类规划之间是否存在用水竞争问题,是否协调发展;规划中各个方案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进行优化配置;规划实施后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规划是否考虑到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补偿。提出了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框架与内容。  相似文献   
6.
以甘肃省下发的"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为指引,在对嘉峪关市水资源条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供水方案的修改意见,并对总体规划在各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保障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规定时段内,可以保证嘉峪关市的讨赖河取水指标;现状嘉峪关市的6大地下水源地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工程的供水能力能够保障规划水平年需要的地下水量;规划水平年嘉峪关市各用水户的用水指标控制在建议范围内,并且在嘉峪关市污水管网建设完备、配套中水回用工程的情况下,中水供水量是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RVA法的大通河可外调水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RAV法建立了引水枢纽调度运用模型,以维持引水枢纽以下河道生态完整性为水资源管理目标,估算了大通河的可外调水量.结果表明:大通河上游多年平均调水量(含流域内耗水量)以不超过3.69亿m3为宜,占尕大滩断面多年平均来水量的23.4%;现状条件下,总干渠多年平均调水量可以达到尕大滩断面多年平均来水量的17.97%.调水量的确定,还需考虑国家政策、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3种异形喷丝板在两部位实验机上对EDDP切片进行POY纺丝实验,通过对干燥、纺丝、卷绕等关键工艺的控制,优化异形截面EDDP纺丝工艺。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源头从建设项目向前推进至规划阶段,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必然方向。从水资源管理的客观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教训、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局限性及成功实施的经验、水资源论证相关研究成果、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出台等视角,分析了我国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规划水资源论证管理与实施,应从规章、标准的制定与资质管理、技术审查、审批管理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