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工、泥沙模型试验验证和优化枢纽布置方案、各泄水建筑物的过流能力和泄水建筑物及消能设施的轮廓尺寸;研究电站正常运行时电站取水口的含沙量以及库区河道的泥沙冲淤情况,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2.
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具有潮流影响的电厂温排水和工程海域泥沙冲淤变化的有力工具,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印尼百通电厂工程区域冷却水扩散规律及取排水口泥沙冲淤变化特征等,验证了设计方案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粤东某工程在不同潮位、不同泵组运行等组合工况下的泵流道内部水力特性。流道和循环泵吸水管内水流平稳,水面无大波动,循环泵在各工况下运行,泵的性能指标不会受到影响;不同潮位、不同工况组合下吸水泵开、停时水面波动较小,泵吸水口淹没度满足水泵正常运转要求,并有一定的安全余幅,不影响泵室的安全运行。研究结果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泄洪表孔出口体型方案下的水垫塘消能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各体型方案下的消能效果,从水垫塘底板冲击压强、出水垫塘的水流流速等方面对消能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数学模型试验对雾化的强度和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中选取最优的体型应用于工程设计,提高了水垫塘的消能效果,这对工程的安全运行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5.
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维非恒定流基本控制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根据蓄滞洪区内不同地形条件及洪水调度方案,以相应的水动力学方法,对模型区域的通量、蓄水量和洪水实时淹没水位进行计算,并考虑了公路建设中路基体积、涵洞尺度、取土方量对蓄滞洪区洪水演进的影响.采用恩县洼蓄滞洪区的历史洪水淹没资料进行模型验证,模拟了自然滞洪和分区滞洪两种情况下的洪水淹没过程,模拟结果与历史统计淹没范围基本吻合,预报了公路建设后蓄滞洪区洪水位的变化及风浪对洪水最大淹没范围的影响,为蓄滞洪区中的工程建设和防洪影响评价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利用FLOW-3D软件对某工程溢洪道陡槽方案和比选方案下的泄流能力、水面线、沿程流速分布和沿程压力分布等进行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两个方案各自的水力要素特点,为溢洪道的方案比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玛纳斯河哈熊沟水电站工程进行了泥沙模型试验研究.研究了水库泥沙淤积及排沙运行方式,拦河坝泄水孔的泄流能力,下游消能防冲等问题.研究了淤损后的有效库容能否满足工程要求,为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和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原设计方案的堰面压力、泄流能力、流速及流态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提供的宽尾墩的消能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下游消能问题,并且已在工程中实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兴水工模型试验,对原设计方案的水流流态、流速分布、掺气情况及下游河道的流速、流态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通过设置宽尾墩对下游水流起到很好的消能防冲效果,优化了消能设施,验证了泄水建筑物的过流能力,为设计部门进一步优化枢纽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水库泄流出口段的消能器结构型式、喷口直径、开孔率及消能建筑物体型进行了试验研究,使之满足消能率和泄空时间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