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究过度开采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1997年和2010年的地下水水位与水质资料,研究了过度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与水化学特征的动态规律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和2010年研究区地下水水位与水化学特征的空间变化规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表现为地下水水位降幅较大的区域对应的镁离子、硫酸盐含量增幅也相对较大,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镁离子、硫酸盐与地下水水位变化较大的区域空间重合率分别为72.2%,53.1%。过度开采通过改变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饱和带、非饱和带的水环境变化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地下水不可盲目、过度开采。  相似文献   
2.
吕路 《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6):158-159,89
从流程性企业设备特点出发,探索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维修策略。  相似文献   
3.
污水二级出水有机物(EfOM)的组成、性质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二级出水有机物(EfOM)是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剩余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天然有机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人工合成难降解有机物。EfOM的存在不仅决定了二级生化出水能否达标排放,而且对污水回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介绍了EfOM的主要组成及影响,对EfOM的基本性质(分子量分布、亲疏水性、荧光特性等)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现有处理技术(混凝、吸附、高级氧化、生物过滤、膜分离)处理EfOM性能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对EfOM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4.
吕路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3,40(5):567-570,577
介绍了几种确定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定性和定量方法——风险矩阵法、校正的风险图、保护层分析法以及基于频率和后果的定量法,并比较各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5.
应用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提取废水。从有机物去除率、产气效率及颗粒污泥增殖等方面评估了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个多月的启动运行,该系统的COD去除率平均达到98%以上,出水COD500 mg/L,COD容积负荷高达25 kg/(m~3·d),甲烷产率为0.31 L/g COD。水力停留时间为12~24 h,系统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粒径增大到1.8~2.5 mm。  相似文献   
6.
用大孔树脂吸附处理2,6-二羟基苯甲酸合成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模拟2,6-二羟基苯甲酸合成中产生的废水,并用NDA-211大孔树脂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废水含2,6-二羟基苯甲酸约2100mg/L,间苯二酚约680mg/L,吸附处理后,2,6-二羟基苯甲酸浓度<0.2mg/L,间苯二酚浓度<1mg/L,吸附去除率分别>99.9%和99.8%;在适合的条件下两者的脱附率都>99%,树脂工作吸附量达69.5g/L。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主变"N-1"安全准则或给定容量比确定变电站容量存在的问题,采用概率规划方法,基于总费用最小建立了涉及DG的变电站容量优化简化模型:目标函数考虑了变电站容量投资和停电损失费用;约束为相关配电网规划导则中推荐的主变容量及其组合。其中,通过多场景概率分析法建立了DG的多状态出力模型;提出了较小供电区域内一般仅需对不同类型DG状态进行组合来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的相关性。考虑到实际变电容量的离散性,模型采用枚举法进行求解。基于模型求解获得的变电站优化容量,定义了两类DG变电置信容量,将传统的DG变电置信容量评估转换成了基于变电站优化容量的DG变电置信容量计算。算例表明了概率规划对于变电站容量选择的意义以及DG对变电站容量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汾河三期工程人工湖渗漏对太原市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建立人工湖与地下水流耦合数值模型,并选取渗透系数、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最大蒸发系数和湖底电导率5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人工湖不进行防渗处理时,年渗漏量为1 259.6×10~4 m~3,最大壅高值为2.4m,壅高影响距离6.7km,对太原市浅层地下水影响较大,垂直封闭防渗有效地减小了湖泊渗漏量与地下水壅高范围,渗漏量随防渗墙进入潜水隔水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年渗漏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底电导率渗透系数最大蒸发系数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研究成果可为太原市人工湖建设与工程防渗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