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0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国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目前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8万平方公里,引起地面下沉、水质变硬、海水倒灌等严重生态问题,水危机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2.
发展绿色建筑是深圳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但随之也带来了能源短缺、资源瓶颈、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放眼世界,深圳与国际先进城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如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深圳人面前的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建设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座谈会,目的是总结25年来我市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探讨深化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管理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为建设支柱产业打造建筑之都,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今天亲临座谈会的建设部王铁宏总工程师及参加会议的各位来宾、老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对长期关心和支持我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建设部、省建设厅和社…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介绍深圳河湾流域严重污染等概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水污染治理的两种理念其一是沿流域修一条长为32 km的大隧洞,将雨、污水截入其中,送入污水厂处理后排入珠江口水域,被称之为"大截排"方案;其二是按流域地形,分成九个片区分别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污水厂,经深度处理就近回用于市政杂用水和河道景观生态补水,由于与"污水系统布局规划"相一致,故称"布局规划"方案.无疑,后者符合科学发展观理念,是深圳河湾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正确策略.  相似文献   
5.
吕锐锋 《规划师》1999,15(4):83-85
今年4月1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在全市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会上提出,规划要覆盖到全市2020平方公里土地,要把深圳建设成为花园式、园林式、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在深圳遵照江泽民同志“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转人“二次创业”的关键时刻,市委书记把深圳的规划工作提到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充分说明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先导,规划就是生产力,规划就是社会效益,规划就是经济效益。因此,规划不仅是每个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而且是每位领导干部跨入新世纪的必备素质。1盐田建区,始于规划…  相似文献   
6.
人·城市·自然 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92年开始的“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园林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建设部下发《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决定从2004年起始评“生态园林城市”,积极引导城市发展建设向“生态园林城市”目标迈进。深圳自1994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来,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实现城市生态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谱写了“以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篇章。然而深圳并不满足于此,又吹响了向生态化迈进的嘹亮号角,于2004年10月正式启动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历经两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和认真实施,通过了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评组考评。2006年12月28日国家建设部正式致函(建城函[2006]374号)深圳市政府,确定深圳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城市,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园林城市。本期开辟生态园林城市专题,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从科学角度阐释深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成果和经验,率先垂范,为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闯出一条路;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何昉教授撰文探讨深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实践之路,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吕锐锋  刘天亮  李威 《市政技术》2009,27(4):365-367
结合我国共同沟建设情况,与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进行对比,列举了共同沟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证和分析了共同沟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借鉴高速公路的融资模式、赢利模式、管理模式以及立法保障体系,建议推出鼓励政策并颁布共同沟技术规范推动我国共同沟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2年开始的“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园林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建设部下发《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决定从2004年起始评“生态园林城市”,积极引导城市发展建设向“生态园林城市”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发展绿色建筑是深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第二,发展绿色建筑是深圳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的内在要求;第三,发展绿色建筑是深圳建筑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契机;第四,发展绿色建筑是深圳赶超世界先进城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从地图上看,深圳是一个小城市,面积只有1991km2;但深圳又是一个大城市,去年GDP达11502亿元,实际管理人口达140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深圳城市之“小”之“大”的矛盾,只能靠城市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