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9篇
水利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全保 《山西水利》2007,23(2):51-52
根据山区洪水的特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预警预报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气象、水文、工程等信息,快速准确地发布降雨洪水预报信息,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洪水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2.
内燃机活塞环组润滑特性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全保 《内燃机学报》1991,9(3):226-232
本文以作者的混合润滑模型MLM_2为基础,通过增加自动判别各环润滑油供应状况(即贫油还是富油)及环组间润滑油流动的子程序,实现了将环组的漏气、油膜厚度、瞬态摩擦功、润滑油流动及消耗机理等的系统耦合,从而为比较完整地评价环组的设计及工作情况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分析手段。计算实例在文中给出。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燃用掺水乳化油工作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1995年我省是旱涝灾害兼有的典型年份,其中洪涝灾害损失是近10年来最大的一年,直接经济损失达36.6亿元。而对严重的洪涝灾害,全省军民协同作战,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将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就暴雨、洪涝灾害及减灾措施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描述内燃机活塞环组混合润滑状态及摩擦特性的通用数学模型,并将其计算结果和其它三种润滑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混合润滑模型中,由于同时考虑了油膜和表面粗糙凸峰相接触所承担的外载及其与摩擦功的关系,因此可以方便地用于讨论燃烧室采用隔热技术后油膜温度升高对环组摩擦功的影响。此外,文中还对表面粗糙度等的影响作了概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内外低散热柴油机模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概要介绍。针对隔热前后缸内燃烧,传热,产物热分解,和零件热负荷等问题根据作者近几年来的工作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以后的低散热柴油机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墒情预报经验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测墒情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区分建立了增墒和退墒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描述内燃机活塞环组贫油润滑状态及其摩擦特性的通用数学模型,并将其计算结果和富油润滑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贫油润滑模型中,由于假定各环(除最底下的那道油环以外)的入口油膜为前一活塞环经过相同位置时留在缸套上的尾迹油膜,使计算的气环油膜厚度曲线出现波动。这种波动在实际内燃机中是客观存在的。此外,模型可方便地用以讨论活塞环面形状、活塞环数、油膜温度和发动机转速等参数对最小油膜厚度及摩擦功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2135G型柴油机活塞顶和气缸盖底面不同PSZ(部分稳定氧化锆)涂层组合及改变喷油提前角所引起的燃烧放热规律、碳粒排放、排气温度和燃油消耗率等的实测曲线及相应的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镀锌层无铬钝化新工艺—硅酸盐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全保 《腐蚀与防护》1991,12(1):33-35,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