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雨水优化管理方法(BMPs)在国内居住小区的雨水排水系统中开始得到应用.为了解雨水优化管理方法的实际效果,以促进其在居住小区的推广应用,采用排水系统模拟软件建立了上海市某生态居住小区的雨水排水系统模型,并通过实测流量数据进行了率定,借助模型对雨水优化管理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透水性铺面、大面积绿地和景观水池等雨水优化管理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径流洪峰削减效果,可将该生态小区的径流系数控制在较低水平.该案例的思路为居住小区及其雨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雨水生物滞留系统是路面雨水径流净化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利用土柱模拟试验,通过向人工配制的砂壤土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生物质炭(0、2%、4%、6%),并模拟路面雨水径流淋滤,分析去除氮素污染物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的添加量达到2%以上时,可显著增大对路面降雨径流中TN、NH_4~+-N和NO_3~--N的削减率。生物质炭添加量对TN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但是对NH_4~+-N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NO_3~--N。同时发现,路面雨水径流污染负荷、落干期、植物均会不同程度影响生物滞留系统对氮素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渗流作用下细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穿透与堵塞规律对于防止岩土内部侵蚀、提高人工渗滤设施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砾石为填料,基于X-CT技术开展了多孔介质内颗粒在渗流作用下的迁移与堵塞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穿透率总体上随着渗流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但不同粒径比工况下,渗流流速对穿透率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丰富以竹笋为原料的特色川味休闲食品,该研究以特色四川竹笋和不同种类的辣椒为原料,开发一种即食的特色川竹辣椒酱。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川竹辣椒酱的最佳调味料配方:白砂糖添加量0.8%、甜面酱添加量2.5%、味精添加量1.5%,以此配方制作出的川竹辣椒酱感官评分为86.7,亚硝酸钠含量为0.487 mg/kg;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检测出川竹辣椒酱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有53种,其中含烯类15种、醛类11种、醇类9种、酯类3种、酮类3种、酸类2种、芳香类2种、烷烃3种、其它类5种。  相似文献   
5.
基于流量调查的分流制雨水系统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流制雨水系统的非雨水入流不但影响其正常的排涝功能,而且混接污水的直接排放还易导致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为了制定合理的系统改造方案,首先需要对系统状况进行分析诊断。为此,结合上海市早期建造的某分流制雨水系统改造工程,进行了以流量调查为基础的系统分析诊断研究,掌握了该系统同时存在雨污混接、与河道直接连通等复杂水力情况,为进行系统改造方案决策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与方法对其他雨水系统的分析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微生物作用对沉积物起动规律的影响,提出考虑微生物培养时间和有机质含量的沉积物临界起动剪切应力计算方法.通过明渠冲刷试验分析了微生物培养时间及有机质含量对沉积物临界起动剪切应力的影响规律;引入絮体强度常数γ值对微生物黏性作用进行定量表征;基于沉积物起动理论,提出在微生物作用下沉积物的临界起动剪切应力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随着微生物作用时间的增加,临界起动剪切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并在10或15 d左右达到峰值,最终达到0.072~0.117 N/m2.临界起动剪切应力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微生物黏性作用与γ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67,临界起动剪切应力公式计算值与实验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岛村镇典型水源(坑道井水、屋顶接水、苦成水、咸淡交替山塘水)水的特点,以经济、适用为目标,研发出海岛太阳能动力屋顶接水净化技术、海岛膜净化装置的膜丝断裂检测与膜污染防治技术、海岛山塘苦咸水淡化/淡水净化的一体化技术、海岛家用净水装置的正冲反洗与分质供水技术、海岛苦咸水反渗透淡化设备的RO产水自动冲洗技术,形成了海岛村镇典型水源水净化适用技术集成体系及其设备,在舟山庙子湖岛、青浜岛、湖泥岛、六横岛进行了相应的示范与中试,得到当地部门、渔农民与海岛驻兵的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巨大的社会效益,也为我国海岛建设、海洋开发和驻岛官兵提供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实验室内控制不同的温度、溶解氧环境以及培养时间,探究排水管道内高有机物含量的沉积物在生物作用下的冲蚀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 生物作用对高有机性沉积物的冲蚀特性的影响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影响沉积物堆积密度使其内部结构松散从而削弱其抗冲蚀能力;二是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生物膜层从而使其抗冲蚀能力得到增强.在常温(25℃)好氧工况下,由于生物作用较为活跃,沉积物不同深度处的堆积密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而在低温(5℃)和厌氧条件下沉积物密度则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此外,相对于5℃和厌氧工况,25℃好氧条件更有利于沉积物表面生物膜层的发展,从而提高沉积物的抗冲蚀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管网水力模型的管道瓶颈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排水系统达标改造是我国城市排水管理面临的长期问题,管道性能的科学评价诊断是确定排水系统改造方案的前提.制订排水管网改造方案的传统方法为采用单一管段分析、逐根管线估算的方法,未能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的水力性能与实际状况.笔者结合上海市某排水系统改造工程的设计,以管网水力模型为工具,提出采用水力坡度比值法识别瓶颈管段,具体地确定了改造对象及改造工程的实施顺序.研究成果与分析方法对今后排水系统改造方案的决策与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杭州地区绿色屋面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提出基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7个绿色屋面装置和1个非绿色屋面装置,一年内连续监测降雨、屋面的径流流量特征以及屋面的水分蒸腾量(2016年2月-2017年3月).根据土壤水分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分段进行绿色屋面截留率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非绿色屋面,绿色屋面能够有效减少屋面径流量,截留率均值高达53%~62%,径流峰值平均削减50%,延迟8 min.绿色屋面的截留效果不仅受屋面坡度、基质和是否栽种植物的影响,还与降雨深度、前期干燥天数(ADWP)显著相关.分段回归分析大大提高了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