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姜海萍  徐林  闭小棉  周雪欣 《水资源保护》2023,39(3):156-161, 221
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库区水资源保护的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库区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分析了水资源保护面临的水质污染风险和富营养化趋势等水环境水生态方面的挑战,给出了落实库区水生态保护措施、适时开展跟踪监测和后评价以及划定库区水生态空间全面融入国土空间管控体系等对策。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提出了水资源保护规划控制指标体系,根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应基于流域层面,强化流域综合整治,促进生态系统修复的思路,提出了 “一带一圈”水资源保护规划总体布局,并提出了以峡谷水质保护和敏感目标水生态保护为主的“一带”保护策略和以面源控制、生态调度和流域监控管理为主的“一圈”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3.
为保护和改善明城镇水环境,以明城镇内河涌及高明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6个断面开展水环境现状调查,利用GIS技术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6项水质指标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空间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明城镇河涌水质整体较差,两期水质差异显著,氨氮、总磷变异系数较高;从空间上来看,R7与其他研究单元相比水质较差,部分水质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存在正空间自相关性;丰水期植被、耕地和水域等地类与水质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农田径流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可能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枯水期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的相关性规律不明显,河涌水质较差可能是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选取11项陆生、水生生态评价指标,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以柳江流域为实例,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及遥感、GIS技术,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计算赋值,并将评价指标分级结果和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成图输出。结果表明,柳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空间差异较大,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及良的区域在全流域分布较为广泛,龙江下游、柳江干流中下游及洛清江中上游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差。全流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平均值为64.3,整体处于良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