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8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古籍记载的淮河水系淮河古水系,在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山海经》等书中就有描述。《禹贡》上记载着“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沂泗,东入于海”。这就概述了淮河流域的轮廓。直到公元四六六年南北朝时,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对淮河源委、流向、支脉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淮河从源头,历径豫、皖、苏到苏北涟水云梯关入海,南岸入淮支流有:油水、浉水、谷水(今竹竿河)、黄水、淠水(今白露河)、决水(今史河)、沘水(今淠河)、泄  相似文献   
2.
佛子岭水库,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的一座丰碑。它那雄伟的连拱坝巨龙般耸立在大别山的群峰之中,把千山万壑的水流汇集成一湖明镜,使淠河放荡不羁的洪水,为新中国建设服务,为人民造福。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72%,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的1/4,是13个贫水国家之一。90年代全国每年受旱面积0.267×10^3hm^2,灌区年缺水300×10^8m^3,干旱缺水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节水灌溉是我国家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综述了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过程,节水灌溉的内涵与节水潜力、节水灌溉技术体系,节水灌溉发展过程中应注  相似文献   
4.
5.
张謇是我国近代实业家,他积极倡议导淮,研究淮河,他是“清朝末年学者唯一研究水利的专家”。毛泽东生前和黄炎培先生在谈到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曾说有四位实业界人士不能忘,张謇就是其中之一。 张謇是我国近代导淮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为了治理淮河水患,研究淮河的历史与现状,辛勤奔走导淮20多年,他的治淮主张和计划虽然没有得到实施,但他研究淮河的成果,勘测  相似文献   
6.
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个角落,淮河水利战线改革的热潮此起彼伏,先进单位,先进人物不断涌现。阜阳地区水利局机井队,在1984年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改革中做出显著成绩。这个机井队在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陈规旧习,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机井队由穷变富,生产面貌大为改观。春节前夕,我们采访了这个机井队,他们改革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自学成才的水利史专家——武同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同举,字霞峰,号两轩、一尘,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1年)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南城镇(清代属海州直隶州,民国以后属灌云县)。他祖籍湖南省桃源县,先祖是镇守海州南城的武将,祖父时家境已败落。霞峰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未进过学校,从小勤奋苦读,一心想进取功名,光宗耀祖。自学成才后的青年时期,曾以“舌耕”谋生。而立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初期,洪泽湖大堤遭到日本侵略者和日伪韩德勤军队的严重破坏,许多堤段的砖石被日伪军拿出筑炮楼修工事,大堤被挖得残缺不全。汛期一到险象丛生。一九四一年夏,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率部队到达皖东,与彭雪峰领导的新四军四师会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歼灭了日伪军和盘据洪泽湖一带的土匪武装,开辟了苏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了地方人民政权。为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