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在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中利用非传统水源的技术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着重研究了雨水、中水和海水利用技术,指出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果表明,采用雨水利用技术时,可以因地制宜采用与直接利用、渗透、调节等功能相关的技术组合;采用中水回用技术时,可采用有发展前景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也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或混凝沉淀等技术;采用海水利用技术时,可根据各种技术特点选用多级闪蒸、低温多效、反渗透等技术,另外,用清洁能源淡化海水是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实践中选用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时,应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比较。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完整的高砷地下水处理流程,在生物氧化滤柱实现了As(Ⅲ)至As(Ⅴ)的高效氧化后,进行了复配型混凝剂对As(Ⅴ)去除的最优条件筛选试验.在原水As(Ⅴ)的质量浓度为2.0mg/L的条件下,铁铝复配混凝剂对As(Ⅴ)的去除性能较铁盐、铝盐等单一混凝剂投加量减少50%以上,且复配混凝剂强化了其对砷的吸附、沉淀性能及对絮体的沉淀及网捕卷扫功能,对于出水痕量砷,铝盐对于去除效果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2种混凝剂交叉效应显著;采用5.0 mg/L三氯化铁和3.0~4.0 mg/L聚合硫酸铝2种混凝剂复合投加,除砷效果最好,出水As(Ⅴ)质量浓度稳定小于10.0000μg/L;对复配型混凝剂最优条件的研究表明,在pH为6.00~7.00、浊度大于30.0NTU或小于10.0 NTU时,复配混凝剂除砷效果最高,能稳定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小于10μg/L).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沉淀技术和膜技术去除水体As(V)的原理,分析了影响其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各项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研究和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对技术尚存问题进行了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并对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沉淀技术需改进工艺以控制药剂的投加量、产生的大量污泥固化或资源化利用、电磁混凝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及采用清洁能源发电是其发展方向。膜技术中的纳滤技术优势明显,混凝工艺结合低压膜利用更为经济,膜污染、浓水处理及污泥处置问题是该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