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水利工程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准确描述卸荷带岩体的渗透特性,以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为例,应用其监测资料,引入应变指标,将岩体卸荷带划分为强卸荷变形带、弱卸荷变形带和卸荷应力应变调整带.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表明:与未开挖岩体相比,强卸荷变形带、弱卸荷变形带和卸荷应力应变调整带的渗透系数分别增大了3 138~330,92~27倍和8~1倍.对整个分析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孙云志 《人民长江》2011,42(3):20-22
为了准确描述卸荷带岩体的渗透特性,以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为例,应用其监测资料,引入应变指标,将岩体卸荷带划分为强卸荷变形带、弱卸荷变形带和卸荷应力应变调整带。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表明:与未开挖岩体相比,强卸荷变形带、弱卸荷变形带和卸荷应力应变调整带的渗透系数分别增大了3 138~330,92~27倍和8~1倍。对整个分析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和地质编录资料分析,对开挖施工中的大奔流沟料场高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破坏特征及变形破坏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正面坡存在整体溃屈破坏和岩层滑移剪出破坏模式,南侧边坡存在压裂滑移剪出破坏模式及局部块体破坏模式。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对整个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对边坡的支护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应抓住结构调整期资源要素成本下降的机遇,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实施差异化的战略转型,创造本地化的发展模式。这既是区域和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新一代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及其市场竞争力培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麻城市浮桥河子库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境内、长江支流举水一级支流浮桥河上,控制流域面积381km^2,总库容5.395亿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城镇从水、工业供水、发电、养殖、航运及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库。浮桥河水库工程于1959年12月开工,1960年7月大坝基本建成。大坝为粘土心墙组合坝,坝高29.7m,坝顶长260m。浮桥河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坝基、坝肩渗漏问题;坝基渗透稳定问题和白蚁危害。水库大坝已被鉴定为“三类坝”,属于病险水库。对大坝险情及防渗加固处理方案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奉节李子垭危岩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奉节李子垭危岩体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监测预警的危岩体之一,它位于奉节县北部崔家河与高治河交汇处,由大洪山,马头包,鹰咀崖和黑湾四个危岩体组成,估计总方量约为6300万立方米,李子垭危岩体自1987年5月开始变形以来,一直处于活动之中,危及其下两个乡2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近期变形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地面大范围开裂、沉陷和崩塌等。通过对奉节李子垭危岩体地质条件,分布特征和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应把原来由其承担的部分学生培养职责转移出来交给企业,逐步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保证之下的一种合作中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地区地壳稳定性及地震历来是三峡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地壳稳定性及地震与区域活动性断裂构造息息相关.水田坝断裂位于三峡库首附近,距三峡大坝仅50 km,其活动性对三峡工程至关重要.研究水田坝断裂的地质背景、地表分布、地下延伸和构造特征,分析其性质及形成机理.通过断层动力学、运动学研究、数力模型及其活动年龄的测定,表明水田坝断裂现在活动微弱或不活动,三峡工程运行后,该断裂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效应而诱发中强地震,对三峡工程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9.
刘大显  孙云志  陕硕 《人民长江》2013,44(14):18-21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奔流沟料场人工边坡是目前国内在建水电站工程中的最大高度边坡。为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对坡面采取了系统锚杆、预应力锚索、挂网喷护等支护措施。2011年2~4月,现场监测发现,在边坡2 010 m高程附近的预应力锚索大面积出现锚固力持续增加并伴有局部变形破坏现象。结合边坡工程地质条件,运用工程力学与岩体力学原理对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持续增大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锚索锚固力持续增大主要是因开挖使砂、板岩坡面岩体下坐变形所致。后续深层支护完成后,锚固力收敛并趋稳定。  相似文献   
10.
试论构建企业与高职院校伙伴关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应把原来由其承担的部分学生培养职责转移出来交给企业,逐步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保证之下的一种合作中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