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水利工程   1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采用两种规格的微型棵间蒸发皿(Micro-Lysimeter)分别测定沟灌夏玉米田沟、垄土面蒸发,对沟灌条件下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相对土面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以及土面蒸发强度与作物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沟灌条件下夏玉米田棵间土壤蒸发量占全生育总耗水量的33.0%~34.5%,棵间土面相对蒸发强度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和作物叶面积指数之间均呈现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灌溉或降雨后2~3d内土面蒸发强度较大,受大气蒸发力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支持向量机在地下水位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6,自引:6,他引:60  
针对地下水系统结构不甚清晰、基础资料不完备条件下区域地下水位预报问题,在介 绍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和实现算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区域地下水位预报中的应用,经过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的特点,可很好地克服神经网络的过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粗糙集和D-S证据理论的多源灌溉信息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源灌溉信息决策过程中不确定性信息难以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决策融合方法。运用模糊粗糙集理论,建立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计算各灌溉因子与灌溉决策之间的依赖程度,构建多个融合灌溉因子对灌溉决策的识别框架;然后运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进行多源灌溉信息决策层级的融合,最终解决不确定信息的表达和合成问题。应用上述方法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土壤水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等信息进行灌溉决策融合,结果显示:灌溉决策的不确定性由融合前的最高38%降至9.84%,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灌溉决策精度,降低灌溉决策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在试验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冬小麦产量与各月耗水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冬小麦各月耗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依次为4月耗水>3月耗水>5月耗水>12月耗水>10月耗水>11月耗水和2月耗水>1月耗水,为灌区冬小麦高产省水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通过大田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棉田土壤水分、作物耗水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棉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总趋势为中间大两头小,各处理之间随着亏水时间和亏水程度的加剧土壤水分变化呈减小趋势,且全生育期充分供水总耗水量是连续重度亏水处理的1.3倍;棉花总耗水量与产...  相似文献   
6.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田间施水技术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施水节水是农业节水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田间施水节水的各项技术措施、节水潜力进行了论述 ,指出就目前我国的经济现状而言 ,发展节水灌溉 ,田间施水节水的重点应放在加强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及其配套设施和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与推广上 ,而喷、微灌技术的发展 ,则要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并注重实效。此外 ,要特别强调对各项节水技术措施进行适当的综合集成 ,以实现农田灌溉各个环节上的全方位节水 ,最大限度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作物需水量观测站点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作物需水量观测站点的布置主要包括合理的采样数目和合理的采样位置的确定。本文将GIS的空间管理功能和地统计的空间分析功能有机结合,在分析作物需水量空间变异的基础上,首先用经典统计学确定合理的采样数目,进而利用地统计学处理空间结构的优良特性,确定合理的采样结构。在总结作物需水量观测站点优化设计主要步骤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冬小麦需水量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观测站点的优化设计。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3个重点观测试验站并不能满足观测精度要求,必须补充必要的观测站点数目,增至10个左右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交替隔沟灌溉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节水机理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综合国内外多学科研究成果,从田间储水效率、土壤储水与根系吸水间的转化效率、作物叶片气孔行为和光合产物在作物不同器官之间的运转等方面,论述了交替隔沟灌溉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节水机理。结果认为,采用交替隔沟灌溉技术,棵间蒸发明显减少,作物叶片的气孔行为得到了优化,蒸腾速率降低,而植株的光合作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膜下滴灌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热、盐运移规律和膜下滴灌对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等三方面.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何制定合理的滴灌水肥施用制度和栽培模式,以调节棉花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调生长;滴灌条件下的水、热、盐、根系吸水问题,以及膜下滴灌作物水肥科学合理配比等的研究较少.我国膜下滴灌技术未来几年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土壤水、热、盐动态变化规律和作物的水肥耦合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冬小麦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水平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亏缺对蒸发蒸腾量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冬小麦的耗水规律,建立了产量与水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耗水规律为:苗期耗水量较小;分蘖期和越冬期耗水量较苗期明显降低;返青期后耗水量缓慢升高;从拔节期开始到抽穗扬花期,耗水量明显增加;灌浆成熟期耗水量急剧增加并达到耗水高峰。冬小麦总产量与总耗水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全生育期最佳灌水量为416.55 mm;水分生产函数的敏感指数以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拔节期、苗期、分蘖越冬期、返青期的顺序依次降低,与冬小麦耗水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