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快速简单的共沉淀法合成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表征.通过优化吸附剂用量、萃取时间、解吸溶剂、解吸时间和解吸体积等条件,建立了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烤肉中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100.0 μg/L(R2=...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奇亚籽油微胶囊的储藏稳定性及释放性质,通过监测奇亚籽油微胶囊在4、25、65℃下储藏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变化,对其进行氧化动力学研究及货架期预测;测定了不同温度和pH对其芯材释放率的影响,并采用Avrami′s公式分析微胶囊中芯材的释放率,考察微胶囊在储藏期间的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奇亚籽油经微胶囊化后,过氧化值上升速率降低,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方程;25℃储藏条件下,奇亚籽油的货架期为16 d,而微胶囊的货架期延长至101 d;且微胶囊在65℃储藏6 d后仍能保持较高α-亚麻酸含量(54.64%);高温、强酸、强碱环境会促进微胶囊中奇亚籽油的释放,其释放介于一级释放动力学和二级释放动力学之间。综上,微胶囊化可有效减缓奇亚籽油的氧化,提高奇亚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饮用水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的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中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介绍了江苏省饮用水的现状,分析江苏饮用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业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水传播的病原体及水处理中的消毒副产物的污染.结合实际,提出了改善江苏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多种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激光诱导荧光结合磁分离的检测技术,用于在线检测CP4-5-烯醇丙酮酸酯-3-磷酸合酶基因(CP4-5-enol acetate-3-phosphate synthase gene,CP4-EPSPS)。以氨基磁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为载体修饰cDNA,构建捕获基因探针,并设计FAM荧光标记的信号基因探针(sDNA)。在目的基因CP4-EPSPS(tDNA)存在的情况下,cDNA和s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tDNA结合形成双链结构。该结构通过毛细管时被磁场富集分离,然后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作用下在线检测其荧光信号。通过对MNPs质量浓度、捕获探针浓度、牛血清白蛋白质量浓度进行考察,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在1.0×10-11~2.0×10-7?mol/L范围内,CP4-EPSPS基因浓度与荧光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0×10-12?mol/L(RSN=3),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转基因大豆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产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随着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凸显,饮用水在臭氧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溴酸盐也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综述了臭氧消毒过程中溴酸盐的产生机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影响消毒过程中溴酸盐产生的理化因素,为人们正确认识溴酸盐的危害,合理选择饮用水消毒方法和优化消毒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磁共价有机骨架材料TpPa-1/Fe304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联用技术测定样品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的分析方法。方法将TpPa-1与Fe~(2+)、Fe~(3+)在碱性条件下合成TpPa-1/Fe_3O_4,经过磁固相萃取过程将PAEs吸附,并使用甲醇洗脱,上机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15种PAEs的检出限为0.313~5.198μg/L(S/N=3)。PAEs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值分别小于6.6%和7.8%。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碳酸饮料和环境水样中痕量PAEs的测定,回收率在89.1%~103.6%之间,RSD小于7.9%。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共价有机骨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材料的磁化方法,可应用于食品样品前处理中富集和分离PAEs。  相似文献   
7.
羟基多环芳烃(hydroxy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OH-PAHs)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在人体和动物体内代谢生成的一类羟基化合物。通常采用尿液中OH-PAHs作为生物标志物来综合评价人体对多环芳烃的内暴露情况。常见的OH-PAHs分析方法主要有色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等。近来,OH-PAHs分析的目光开始转向电分析化学技术。本文介绍OH-PAHs检测的意义以及电化学传感技术在OH-PAHs检测中的应用,重点论述PAHs生物标志物、富集传感条件的选择以及对同步检测多种OH-PAHs可能性的探究,并对此种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柚子皮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和阻燃剂,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柚子皮生物活性炭(Biomass ActivatedCarbon,BAC),并研究其对有机染料和甲醛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炭化温度为500℃、ZnCl2溶液浓度为20 g/L、浸渍比为3:1、浸渍时间为24 h、炭化时间为45 min时得到的BAC,其表面孔状结构明显,表面含有丰富的C=O、O-H和C-O含氧活性官能团。测得其比表面积为983.27 m2/g,总孔容为0.56 cm3/g,平均孔径2.26 nm。同时,BAC对染料的吸附属准二级动力学吸附,吸附量分别为75.81、96.19、64.06 mg/g。在此基础上,用1.0 g BAC吸附实际染料废水中染料,吸附率可达90%以上。将BAC应用于甲醛的吸附中,其对甲醛的吸附量为6.0~9.5 μg/g。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定量检测雌激素17β-雌二醇(E2)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以黑磷晶体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液相剥离技术制备了黑磷纳米片(BPNs)作为荧光受体,基于6-羧基荧光素标记的适配体(FAM-Apt)与BPNs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制构建了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对BPNs浓度、FAM-Apt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并对自来水和牛奶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BPNs具有独立的片层结构且粒径均匀;在最优条件下,即BPNs和FAM-Apt的浓度分别为10 μg/mL和7.5 nmol/L时,该传感器对E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5~60 ng/mL,检测限为1.0 ng/mL。自来水和牛奶样品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2%~104.8%和87.5%~104.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99%~10.53%和4.48%~11.24%。该方法简便、灵敏,30 min即可完成检测,特异性强,能够实现对实际样品中E2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合相分离方法制备环氧树脂基PDLC膜.通过对液晶含量、固化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上述条件对PDLC膜性能的影响;使用UV-Vis、AFM、SEM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物理特性和PDLC膜的光电性质做了深入探讨.PDLC膜在传感器、光电开关、光栅以及新型分析仪器元器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