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9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张骞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是我国近代的实业家和水利学家。他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顺天乡试中式第二名,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会试中式第六十名,是鲜为人知的中年学子,经殿试一举成为头名状元。这其中的奥秘,不能不说与他出生江淮下游,目堵淮河流域洪水灾害,青年时代刻苦学习水利,熟悉水利历史经验有着渊源关系。根据清代的科举制度,凡是参加礼部主持全国性会试取得贡士资格的考生,还须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的殿试,由此确定三甲名次,一甲第一  相似文献   
2.
民国以来,淮河水愈演愈烈,灾害日益加重,导治淮河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问题,当时北洋政府以张謇为代表,组织导淮局(后为全国水利局),倡议导淮,但因军阀混战,财政困难,未见成效。 1921年淮河大水,灾情十分严厦,据报载,仅皖、苏两省被淮水淹没土地就高达6292.08万亩,损失折价约61347.78万元,广大人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这对中外人士合组的华洋义振会,对淮河灾情十分关注。该会分支机构上海义振会,认为倘将淮河疏浚,可得荒地5000万亩,按每亩产米1.5担计算,可得大米7500万担,又按每担米以5元计,可获利37000万元。因此,导淮旧案重提,1922年  相似文献   
3.
康复圣  陈光临 《治淮》1999,(1):19-20
1991年淮河大水后,为了打通淮河中游中等洪水出路,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在盱眙圣人湖下沿古河开一引河到三河,直下入江水道,并在圣人湖口建拦湖闸,控制洪泽湖流量,使淮河与洪泽湖分离(简称河湖分离,或称河湖分开、河湖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革命的先行者。他远在从事推翻清王朝革命之前,就非常关心我国的水利事业。他曾于1894年上书李鸿章,对清政府朝野不重视兴修水利痛心疾首:“农民只知恒守古法,不思变通,垦荒不力,水利失修,遂致劳多而获少,民食日艰。”“水道河渠,昔之所得利田者,今转而为农田之害矣。如北之黄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之一高不危同志,系淮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12月25日凌晨,不幸以身殉职,高不危同志生前怀着对治淮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对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做了大量的研完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现发表此文,以供有关同志研讨与借鉴,并告慰高不危同志英灵。  相似文献   
6.
淮河古称淮水,与江、河、济并称“四渎”,独流入海。根据《禹贡》等我国先秦典籍中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沂泗,东入于海。”古时的淮河,自发源地奔腾东流,除在豫、皖两省汇纳诸流外,至今江苏淮阴市,有古泗水来会,在云梯关(今江苏响水县境内)注入黄海。泗水发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以东的陪尾山,流经曲阜至兖州折向南流,至今鱼台县又东南流至彭城(今徐州),纳古汴水,至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会沂水、沭  相似文献   
7.
公元770年,东周王室衰微,我国进入春秋时期,先后有一百七十多个诸侯国,出现了混战分裂局面淮河流域地处中原,更是诸侯国林立,争霸逐鹿的中心地区,淮河以及重要支流汝、颖、睢、丹、泗、沂等水,当时都是跨诸侯国的河流。各诸侯国争战不休,各自为了本国的利益和军事上的需要,任意在各自管辖的河流河段上筑堤打坝,以水代兵。楚成王熊恽在兴兵攻打郑、宋两国时,不仅放火烧了郑国的城镇,还在宋国境内睢水、丹(汴)水上筑坝挡水,使地处上游的宋国淹没了四百里。当时水利矛盾的加剧,给沿河地区带来深重灾难,广大人民迫切希望能够制订水利盟约,消除和限制这种阻塞河流、以邻为壑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治淮老战士马长炎、卢前玉同志今年5月10日至18日到蚌埠考察治淮工作。马老于建国初期曾任治淮委员会水利一师师长、淮委秘书长。后来先后担任安徽省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等领导职务。现在,因年逾古稀,离休在家,马老虽不在其位,但仍时时关心治淮工作,关心沿准地区的四化建设。马老来蚌后,由淮委离休老干部祁策同志陪同,先后到怀远、五河县的县镇、农村、学校、工厂、个体户以及沿淮堤防和水利建设工  相似文献   
9.
颍源胜景     
颍河古称颍水,发源于河南嵩山,现为淮河最大支流。颍河有三条较大的源头,一条是阳乾山东侧的颍谷珍珠泉,一条是少室山前的少室溪(亦称少林河),一条是石淙河。这三个源头,在嵩山群峰的环抱之中,溪水清澈见底,风景秀丽,都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和神话传说。其中以小巧玲珑的风景佳地“石淙会饮”最负盛名。石淙会饮位于登封县告成镇东北数华里,石淙河与颍河会合处不远的地方。会饮处有一大水潭,面积约三千多平方米,周围峭壁耸立,形若刀切,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