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不可调泵站机组频繁开停机造成的损失所涉及的因素复杂多变、难以评估的问题,以景电工程梯级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向景电工程一线运行人员调研,对泵站机组频繁开停机不良后果及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软件对泵站频繁开停机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为机组频繁开停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多达20种,经济损失达18万元,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小泵站机组频繁开停机。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潜热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生态系统的辐射收支、热量平衡和蒸发蒸腾分配对系统的水分转化和有效利用研究,利用波文比自动气象站观测了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天气情况下潜热通量的日变化、逐日变化以及逐月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潜热通量日变化曲线是典型单峰型,潜热通量和太阳净辐射的逐日变化曲线、逐月变化曲线吻合,阴天潜热通量的峰值滞后于晴天和多云.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黑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间序列非线性特性,利用黑河流域及其周边的17个气象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日、月、季和年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通过多重分形理论分析ET0时间序列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除年尺度时间序列为弱变异外,其他时间尺度均为中等强度变异;不同时间尺度参考作物蒸散量时间序列均具有多重分形特征,月尺度时间序列相较于其他时间尺度短距离变异显著,年尺度长距离变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推进三者耦合协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甘肃省14个市(州)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并结合重心演化模型对耦合协调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甘肃省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与各市州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分布格局相一致;(2)2010—2019年,甘肃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0.52,0.54],属于基本协调类型;空间维度上各市(州)耦合协调类型或持续稳定或有所提升;(3)2010—2019年耦合协调度重心轨迹主要分布在兰州市,年均移动距离为7.19 km。应针对区域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以推动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向高级耦合协调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5.
6.
探究灌水模式对高寒荒漠区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的效应,以获得该地区人工草地节水增产提质的灌溉制度。试验选用燕麦、箭筈豌豆进行混播,设计四种灌水处理。结果表明,灌水可显著提高人工草地产量;从全生育期看,灌水量对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比例的影响较降水量显著;随灌水量增加,人工草地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采用灌拔节水+开花水的灌水模式,不仅可以获得高产高品质,还能显著提升草地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可为建立高寒荒漠草原区人工草地节水灌溉制度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探究合理的种植与灌溉模式,提高水分、土地利用效率对于甘肃引黄灌区枸杞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枸杞、红豆草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种种植模式和3种灌水模式,分析不同处理下叶片和农田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及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枸杞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中度亏水条件下最高,且间作较单作增加2. 81%;间作系统的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整体高于单作,且在充分灌水条件下最高;枸杞单作的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亏水条件下最高;枸杞单作的水分利用效率在轻度亏水条件下最高,枸杞叶片和农田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红豆草叶片和农田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得出,适度的水分亏缺有利于提高枸杞单作的水分利用效率,充足的土壤水分可使间作系统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灌水模式对禾豆混播人工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究无芒雀麦单播和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水分利用状况和牧草产量、品质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提出内陆干旱区人工建植草地适宜的灌溉和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牧草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水分调亏和混播种植方式能够减少草地的无效蒸发,提高牧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是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建植的合理种植与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枸杞种植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枸杞间作红豆草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水分梯度,分析水分调亏对红豆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亏水程度增加,干草产量逐渐减小;粗蛋白含量随亏水程度加剧逐渐增大;粗蛋白产量在轻度水分亏缺下最大,较充分灌溉提高6.45%;水分利用效率随亏水程度加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综合得出,枸杞间作模式下,与充分灌溉相比,轻度水分亏缺未显著降低红豆草产量,同时获得了较优品质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淮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发的变化及对气候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AO-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淮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发的年际、月际变化过程,并通过敏感性系数分析了影响参考作物蒸散发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的参考作物蒸散发呈明显减小趋势,主要集中于20世纪70年代后6~8月,影响参考作物蒸散发的主要因素为平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平均每10 a相对湿度减小0.5%、日照时数减小0.2 h.本文可为合理开发调配淮河流域水土资源、防洪抗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