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以城市河道底泥为研究对象,用EDTA淋洗进行底泥无害化处理研究。分别探讨了EDTA浓度、淋洗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底泥淋洗效果的影响。目的是为了给底泥中重金属的淋洗实际应用提供技术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淋洗条件如EDTA浓度、淋洗时间和液固比都对淋洗效果有显著影响。本实验中所用底泥0.1 mol/L的EDTA在液固比10∶1的条件下,淋洗效果最好,淋洗30 min就能去除掉70%~80%的Cu和Cd。研究中还比较了淋洗前后底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变化,详细探讨了底泥与重金属的结合方式对淋洗效果的影响。从形态分析可以得出,原底泥中重金属的分布形态可以用来预测淋洗效果。EDTA淋洗主要针对的是离子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对结合力较强的铁锰氧化物、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重金属效果较差。因此,可预先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来确定底泥是否可用EDTA进行淋洗。  相似文献   
2.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处理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相当有效的方法,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沉淀、吸附和络合作用将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更加稳定的形态。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固化/稳定化的评估方法。按固化/稳定化药剂的不同,讨论分析了水泥固化、磷酸盐稳定化、无机物混合稳定化和有机物稳定化四种方法,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探讨了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钢纤维掺量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按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定义的弯曲韧性指数试验方法.测试了钢纤维混凝土的挠度、初裂强度和抗压强度,计算了钢纤维不同掺量下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指数值.钢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的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变为延性破坏,并具有一定的残余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韧性与钢纤维掺量成正比,钢纤维掺量达到90kg/m^3时,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指数已接近理想弹塑性材料.掺量在30~90kg/m^3范围内,钢纤维混凝土的初裂强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戴民  张敬会  毕继军 《混凝土》2007,(12):110-112
通过对耐磨集料的级配调整、复合掺合料组分的合理选择、复合添加剂的研制以及配合比的优化,配制出高强度、低收缩、高韧性的硬化耐磨地坪干粉砂浆.复合添加剂的使用可使地坪干粉砂浆28 d抗压强度提高13.4%,抗折强度提高77%,折压比提高64.5%,长期收缩指标降低8.5%,耐磨性能及表面强度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文地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地址标准化是地址编码的基础,而地址编码技术是利用好地址数据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双数组的极速多模式匹配的trie树来进行初步分词和词性标注,利用最长后缀匹配能够非常快速地找出包含行政区划的地址元素,以此为基础可以将地址切分成不同地址元素并标注等级,建立地址向量模型(AVSM)。将AVSM中行政区划部分地址数据进行条件组合,找出可能的行政区划候选值。采用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出最佳的行政路径。对于后续非行政区等级元素,使用概率地址模型对各等级元素进行概率统计,利用贝叶斯求出最佳的组词概率,进一步处理其它各个级别的地址。最后通过有限状态机能够对整个地址等级进行各级元素的隶属调整和实现不同等级具体修复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在海量的地址数据中实现快速切分的同时对行政缺失的地址数据进行补全,利用关键词和概率模型有效地识别登录词,兼顾分词性能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冬季地铁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浇筑。该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严格,保证了地铁工程冬期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相还原法和碳热法制备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复合材料,目的是为了比较不同合成方法对材料的物化性质和脱氯能力的影响。随着铁的加载,合成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均有所减小。经还原沉淀法和碳热法合成后的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含铁量分别为12.85和16.73 mg/g。从扫描电镜图像可以看出碳热法还原产生的纳米零价铁颗粒尺寸要比还原沉淀法略大且分散度也更好。两种方法合成的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对六氯苯均有良好去除效果。经8 h接触后,去除率达到90%以上。动力学研究表明:六氯苯的去除符合二级动力学。另外六氯苯的去除是由于活性炭的吸附和零价铁的脱氯,近一半六氯苯被脱氯形成毒性较低的三氯苯或四氯苯。碳热法合成的材料总的六氯苯的去除能力,反应速率和脱氯能力均要略高于液相还原。  相似文献   
8.
矿渣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矿渣粉细度和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抗冻融等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矿渣越细,早期强度越高,但对后期强度的影响逐渐变小;随着矿渣粉掺量增加,3d、7d强度明显降低。28d强度在掺量30%时最大,对后期强度影响逐渐变小。掺入20%~40%矿渣粉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优异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