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就调剖剂的合成机理及用量确定、预胶联颗粒吸水膨胀性能及膨胀后封堵性能、现场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对调剖剂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前期三元采出水处理过于依赖投加复合清水剂,由此产生的处理成本过高,产生泥渣量过大,致使生产及管理无法承受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序批式沉降处理工艺。大庆油田采油一厂中106污水处理站是采用序批式沉降处理的第一座强碱三元污水处理站,主体处理工艺采用一级序批式沉降+一级石英砂-磁铁矿双层滤料过滤+二级海绿石-磁铁矿双层滤料过滤工艺。对该站采出水水质特性变化规律及工艺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驱油剂返出高峰期,负荷率为76%左右,满足外输水达标的水质界限,即来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或等于450 mg/L,悬浮固体质量浓度小于或等于150 mg/L。  相似文献   
3.
对浅海铺设中的管道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和B样条函数法进行分析和求解,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根据水质水量变化自动调节投药量的自控投药技术有两种:一种是80年代末开发的多因子前馈式自控投药技术,该技术根据原水水量、含油量、悬浮固体含量、温度、pH值等瞬时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投药量,但这些参的在线自动检测本身就是难题,所以一直没有推广。二是反馈式单因子自控投药技术,该技术检测投药后污水絮凝程度这个单因子,就能及时地调整投药量,因为水的流量、悬浮固体、含油量、温度、pH等众多因素的变化匀可反映到絮凝体颗粒的大小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关系中,而絮凝体粒径与其沉淀性能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国外气浮技术的发展概况,并以加压溶气气浮法为主,讨论了影响气浮处理效果的因素,对气浮过程作了较详细地描述;预测了气浮技术在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三元217试验站污泥脱水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油田三元217试验站反冲洗车间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混凝荆种类及加量、比重调整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工艺及药剂配方,并进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在75%左右。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氯用于油田注水系统杀菌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庆油田采油厂废水处理回注站进行了二氧化氯杀菌试验,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腐生菌(TGB)以及注水系统中的细菌,研究适宜的二氧化氯投加浓度。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各种菌的杀灭效果差异显著,硫酸盐还原菌的杀灭效果最好,其次是腐生菌,铁细菌效果较差,适宜的投加浓度分别为30mg/L、40mg/L、50mg/L。腐蚀率随着二氧化氯投加浓度增加而增强,故确定注水系统中二氧化氯最佳投加浓度为40mg/L,二氧化氯杀菌总成本为0·35元/m3。腐蚀率低于企业标准,细菌与硫化物指标达到油田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8.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一直是制约三元复合驱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成分复杂、油水乳化严重、分离效果差、处理工艺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大庆油田经过10年多的科研攻关,最终形成了较为实用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工艺。研制了分离效果更高的序批式沉降分离设备,创新形成了"序批式沉降+两级双滤料过滤"处理工艺,筛选出过滤效率更高的海绿石滤料,并应用滤料气水联合反冲洗和滤料提温热洗技术以及污泥稠化(减量化)技术,配合水质稳定剂的投加,实现了对三元采出水的有效处理,并在大庆油田14座污水处理站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对回注地层渗透率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祥国  徐德会  乌侠  彭占刚 《油田化学》2002,19(4):347-349,373
在超过 1年的时间内从大庆采油二厂三元复合驱试验区中心油井多次取采出水样并分析水样中化学剂质量浓度 ,聚合物在 71~ 381mg L范围 ,NaOH在 190~ 1197mg L范围 ,表面活性剂 (植物羧酸盐 )在 86~ 1197mg L范围。用Coulter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 ,在自然沉降的和沉降后又经滤纸过滤的共计 4个采出水样中 ,悬浮物总体积远大于未过滤清水 ,颗粒粒径平均值和中值也大于未过滤清水 ;一个采出水样的粒度分布曲线表明 ,未过滤水样中粒径分布范围为 0 .82 5~ 2 6 .2 9μm ,>15 μm的占很大比例 ,滤纸过滤可以除去大部分大粒径颗粒。将采出水样注入不同渗透率的石英砂胶结岩心 ,从注入压力 注入量曲线求得不产生严重堵塞的岩心最低渗透率为 2 5 0× 10 - 3μm2 。用压汞法测得的人造和天然岩心孔隙半径中值与渗透率的关系进行校正 ,得到回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地层渗透率应不低于 10 0× 10 - 3μm2 。图 3表 3参 2。  相似文献   
10.
组合式沉降分离装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如果采用沉降罐处理,效率很低,必须加强高效设备研究,提高处理效率,为此研制开发了用于处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的组合式沉降分离装置。该装置已获得了国家专利。1.组合式沉降分离装置原理组合式沉降分离装置是根据“浅池理论”研究开发的,利用交叉流斜板,使油珠聚结加速上浮,固体物质加速沉降,从水中分离出来。重力分离设备的分离效率,和设备的分离高度成反比。理论上设备的分离高度减小一倍,除油效率增加一倍。除油设备的分离高度越小,油珠上浮到水表面所需的时间越短,这就是“浅池理论”。在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斜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