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城市暴雨内涝与短历时强降雨息息相关,开展短历时暴雨变化规律研究可为广州市内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五山站1984-2013年各短历时降雨资料,采用趋势线、Mann-Kendall趋势检验、频率分析、集中度、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不同短历时降雨序列和暴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不同历时年最大降雨量均呈增加趋势,且时段越长增加越明显,最大1h降雨量存在11a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周期,每年5、6和8月最大1h暴雨高发,一天中强降雨多发生在下午时段.  相似文献   
2.
2018年8月11日13:00~17:00珠海市金湾区4h总降雨量高达351.5mm,极端降雨造成了山洪外泄,导致机场周边积水严重。采用Infoworks ICM城市流域综合模型,在模型中统筹考虑山水汇流、截洪沟截流、水库蓄水、排水管网排水、河道及外海潮位顶托,对珠海机场片区进行模拟评估,在分析机场被淹的具体成因基础上,最终提出加高截洪沟、完善雨水收集系统、扩大排洪渠、增设泵站等内涝系统治理方案,消除水浸黑点,保障珠海机场片区的正常秩序与行洪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分析水厂新建对多水厂联合供水系统的影响,采用MIKE URBAN WD对珠海市陆域净化水系统进行水力建模,创新水量分配方法,采用抄表数据经定位处理后进行节点流量挂靠,使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建模后应用于梅溪水厂新建并网的影响评估,得出梅溪水厂的选址、规模及出厂压力基本合理,不会对现有给水系统水量、水压等造成水力异常的影响,并提出了现状水厂改造的规模及时序建议;多水厂联合供水水力模型可直观评估水厂新建并网对现状系统的影响,分析水厂负荷、节点压力、管道流速及水损等计算参数,为新建水厂选址、规模、出厂压力等提供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设计标准仍无规范统一的方法,为保证设计重现期内的暴雨能够顺利地排出,构建两者的衔接关系十分必要。采用广州市长序列降雨资料构建长短历时降雨量的重现期衔接对比关系,表明汇流历时长短不同是导致市政和水利两者标准中重现期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设计暴雨过程线的雨峰衔接对比关系。结果表明: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设计暴雨雨峰的重现期大约存在5倍的衔接关系,即一年一遇的市政排水的设计重现期大约对应水利排涝5年一遇的设计重现期。  相似文献   
5.
针对滨海山地圩区山洪入城、洪涝难分的特点,探索城市山洪治理、洪涝协同新思路.以珠海椰林路片区为例,采用InfoWorks ICM构建片区洪涝系统模型,科学评估山洪蓄泄调控效力;基于山洪致涝成因提出滨海城市山洪"一蓄、二顺、三截"治理思路,考虑洪涝同治原则提出"上蓄-中疏-下排"的系统化整治思路,统筹上游山洪蓄滞、行泄通...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推行采用年最大值法进行短历时暴雨选样,为了解决年最大值法选样在小重现期(1a~5a)内暴雨强度设计值明显偏小以及设计重现期的衔接问题,以广州市设计暴雨为例,采用不同频率分布模型对年最大值法及年多个样法进行频率分布适线,得到不同情形下的暴雨强度公式。结果表明,虽然不同频率分布模型对两种选样方法的衔接关系有较大影响,但转换的年最大值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进由年最大值选样引起的小重现期暴雨强度较小的问题,同时也可解决室外排水工程常用设计重现期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平原河网城市的多出口条件和排涝特点,以清远市澜水河排涝区为例,分别采用工程实践中普遍应用的平均排除法、调蓄演算法和河网水动力模型法计算平原河网城市地区的排涝流量。结果表明,平均排除法计算结果偏小,不太适合调蓄能力偏小的涝区,调蓄演算法和河网水动力模型法计算结果相近,但调蓄演算法难以合理分配各出口的排涝流量,河网水动力模型法的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