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21年1月,水利部重大科技问题重点领域战略研究项目"新时期南水北调工程战略功能及发展研究"顺利结题并通过成果验收.该项目由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负责,长江科学院牵头并由长江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志广任项目负责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参加.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已建成的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总结已建工程主要成效及面临的挑战,探讨适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并提出进一步发挥东线、中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对策,以及西线工程调水线路论证方案建议。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后续工程建设和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曾子悦 《电子世界》2009,(12):55-55
都说美女爱自拍,举起手机从头顶倾斜45度角拍下来,可爱面容瞬间凝固。但由于数码相机天生液晶屏就安装在背面不方便自拍,尽管身形娇小轻巧也难免经常被冷落。目前市场上可旋转屏幕的数码相机和单反虽已都出现,却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为例,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产生的实际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估。确立南水北调已建工程生态 效益评估方法,分析北京市南水北调供水对生态效益的贡献比例,围绕林地、城市绿地、湿地、压采地下水和水域 生态效益 5 个方面,计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为北京市带来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 的 4 年间(2015—2018 年),北京市新增的林地、绿地、湿地、水域生态效益和补充地下水生态效益累计为 181.88 亿元,其中由中线一期工程供水累计新增的生态效益价值达到 67.31 亿元。进一步分析可知,在中线一期工程供 水产生的生态效益中:新增水域的生态效益最大,占比为 55.00%;压采地下水生态效益次之,占比为 34.85%;新增 林地和绿地生态效益占比分别为 6.91% 和 3.24%。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及其他南水北调受水区的生态用水、生态 环境修复与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全球降水测量(GPM)计划及其最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M降水计划是继TRMM之后新一代全球卫星降水产品,其核心观测平台已于2014年2月28日发射,卫星群目前由10颗卫星组成,未来还有可能继续扩充。但目前国内还缺少专门介绍GPM计划及其产品的最新文章。新一代GPM降水产品分为4级,与以往的卫星降水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大的覆盖范围、更高时空分辨率,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基于微波的3h以内以及基于微波红外IMERG算法的30min的雨雪数据产品,有利于促进水文、气象、农业和灾害等学科的研究和应用。与着重观测热带亚热带地区降水的TRMM相比,GPM能够更加精确地捕捉微量降水(0.5mm·h-1)和固态降水,这两种类型降水的观测对中高纬度地区和高原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对GPM计划的核心观测平台、算法产品、地面验证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阐述,有利于GPM产品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