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油层水电阻率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李厚义 《测井技术》1996,20(4):303-307
在地层水矿化度较低的地层剖面内计算油气层含油气饱和度时,经常遇到解释结果偏低的总是以致地不能用于油水识别、储量计算,甚至发生漏掉油气层的严重问题。本文提出,在利用含水饱和度方程计算油气层的含油气饱和度时,参数RW应使用油气层不电阻率。在多数情况下,油气层水电阻率不同于水层水电阻率。地于地层水矿化度较低的陆相沉积地层而言,这个问题特别重要,文中列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低阻油层”的识别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奇公式中的地层水电阻率R_w应有严格的使用条件。R_w选用不当是造成解释符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低阻油层"是一个不妥当的概念,在岩性、孔隙度相同的条件下,油层电阻率一定要比含同一矿化度地层水的水层电阻率高4倍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讲,"低阻油层"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谓"低阻油层",大多数是由油层高矿化度和水层低矿化度的比较所产生的,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陆相沉积油藏独有和一般现象。解决"低阻油层"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求得油层束缚水电阻率后经阿尔奇公式求得含水饱和度;二是不依靠地层水电阻率求地层含油饱和度。我国测井工作者独自研发的双频电阻率测井属于后者,目前已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正在一些油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三种孔隙结构测井解释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度时设计了两种孔隙结构的体积模型,其响应方程为φf=[R_(mf)(C_(xo)-C_t)]~1/~(mf)该式在使用时受限制较多,如要求 R_w≈R_(mf),只能在 R_t>R_(xo)井段中使用,并规定深侧向探测范围内无泥浆侵入,而浅侧向探测范围内孔隙完全被泥浆滤液所充满。这一要求与实际相差较大,利用该式计算出的φf 太低,以至一些地质问题不能解决。本文利用双侧向测井信息提出一个新的模型,并建立起响应方程。在任丘油田震旦系白云岩油藏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受早期成藏条件和后期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使得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化,导致在勘探过程中经常遇到在试油和试采过程中实际储层产量与产能预测结果不符的情况.实验研究表明,孔隙结构(渗透率与孔隙度的比值)与孔喉半径有良好的相关性.尝试应用测井资料计算得到的孔隙度、渗透率对储层进行正确产能预测,在华北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陆相沉积油藏的地质特点出发,结合矿场实际问题,提出了两种矿化度水的概念.通过求得的束缚水电阻率,建立适应各油田地质特点的电导率模型,推导了含水饱和度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广油相对渗透率、水相对渗透率和残余油饱和度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6.
水库淤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淤积测量及水底取样是研究水库淤积状况的必要手段.本文介绍了一种先进的水底取样方法(高频振动声波钻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对柴河水库进行水底取样的应用过程.通过分析取样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之前采用浅剖声呐技术对水库淤积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油层水电阻率的研究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厚义  张志安 《测井技术》1998,22(4):299-302,304
陆相油藏形成过程中,油层在微孔隙中保留了其成岩时的原生水,即束缚水,水层则在渗流孔隙中含自然水。油层水的束缚水与水层中的自由水可能具有不同的矿化度。对陆相沉积油藏而言,只有用束缚水电阻率求解油层的含水饱和度才是正确的。为此导出了束缚水电阻率模型及含水饱和度方程,说明各油田只要具备基本的地质分析资料都可以求得适合本油田地质特点的饱和度方程,进而求取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产水率、残余油饱和度方程。给出了  相似文献   
8.
确定碳酸盐岩底水油藏的油水界面深度及其在开发过程中的上升规律,为研究注水驱油效率,封堵含水层段,确定打开厚度,调整工作制度,布置加密井、轮替井和注水井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料,对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从冀中碳酸盐岩双重孔隙结构的特点出发,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及解释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中的一些问题。本文以震旦系雾迷山组地层的任丘和雁翎两油田为主,论述测井解释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原丝生产中常用的喷丝板加压循环清洗装置及其工艺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目前常用的喷丝板加压循环清洗装置采用二甲基亚砜高温(189℃)蒸煮,不能进行喷丝板的批量化清洗处理,清洗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原因是高温蒸煮容器体积有限,且二甲基亚砜高温蒸汽易燃易爆;将装置中有安全隐患的电加热高温蒸煮工序前移,并改进为低压蒸汽加热的相对低温(120℃)浸泡工序,对喷丝头组件进行48 h相对低温浸泡后,喷丝板堵孔率为0,清洗效果比原装置更好;采用改进后的加压循环清洗装置清洗喷丝板,可实现批量化清洗处理,并且消除了原工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清洗成本也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给出纵波首波速度、幅度、主频与含气饱和度关系的实验结果,指出首波幅度是比其速度和主频更敏感的指示气层的重要信息。接着,本文讨论了利用幅度(能量)衰减探测气层的方法原理,并结合华北、四川、中原等油田30口井的实际应用,评价了这一方法的使用效果、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