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硬脆性岩石卸荷流变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某在建大型水电站,采用保持轴向应力不变、分级卸围压方式,对硬脆性花岗岩进行蠕变试验,分析了硬脆性岩石的卸荷蠕变变形特性及宏观和微细观破裂形式。结果表明,硬脆性岩石的卸荷流变过程可分为减速蠕变、等速蠕变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并且存在卸荷流变门槛值。岩样屈服前后,轴向应变和侧向应变关系分别符合线性函数关系和对数函数关系。低围压下岩石主要发生沿轴向的张拉性劈裂破坏,高围压下则发生沿斜截面的剪切破坏。基于对蠕变损伤演化的分析,建立了硬脆性岩石非线性粘弹塑性损伤流变模型,以便描述硬脆性岩石不同阶段的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2.
属性识别理论在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属性识别理论,建立了水安全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 并应用山东省的资料对模型 应用过程作了详细说明.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硬脆性岩石卸荷流变试验及长期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认识硬脆性岩石的卸荷流变行为,采用岩石全自动三轴伺服流变仪对硬脆性花岗岩进行了三轴卸荷流变试验,重点观察分析了硬脆性岩石在卸荷条件下的蠕变规律及蠕变特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硬脆性岩石的卸荷长期强度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硬脆性岩石卸荷流变行为与加载流变不同,侧向比轴向更容易发生蠕变行为;偏应力水平越高,稳态蠕变速率越大,且二者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当应力水平超过流变阈值时,岩石进入加速蠕变阶段,并迅速发生延性扩容破坏。根据试验结果,岩石卸荷蠕变的长期强度应根据岩石稳态蠕变阶段轴向和侧向速率交点来确定,这样确定的岩石长期强度值要比传统方法确定的岩石长期强度值提升约10%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4.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改进熵权-属性识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牌岭隧道围岩工程为例,参照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6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将岩体质量等级分为5级,采用Zscores标准对传统熵权加以修正并应用到模型中,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构建隧道岩体质量评价属性决策矩阵,再由级别特征值来确定所属级别,进而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价。该模型不仅能预测围岩等级,还能对同等级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排序,通过与可拓法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应用属性识别理论,建立了水安全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并应用山东省的资料对模型应用过程作了详细说明,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针对软基特点及现有加固优选方法的不足,将模糊识别模式和变权综合模式相结合,建立了软基加固的灰色变权模糊优选模型,对某高速公路沿线软基加固方案进行优选,并采用综合健康指数评价法对优选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灰色变权模糊模型的优选结果合理、可信,塑料排水板法为软基加固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理清不同桩间岩体破坏形式的基础上,对边坡工程中抗滑桩岩拱效应和合理桩间距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软质岩体拱效应的形成及演化机理,基于拱轴内力、破坏方式及位置对比分析了岩拱与土拱特性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悬链线拱轴方程,利用两铰拱原理对岩拱进行了内力计算分析。利用岩体跨中极限平衡条件,建立了拱轴系数m关于桩间距l及拱高f的表达式。同时,利用MATLAB软件对抗滑桩桩合理桩间距进行了探讨。从工程实际中岩拱效应充分发挥及安全经济角度考虑,给出了合理桩间距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