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房产测绘数据的内容、存储与更新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层存储、分幅更新"的管理与更新模式,并基于ArcObjects技术构建了面向AutoCAD数据源的通用数据批量导入与更新功能模块,通过在房产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对模式与方法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
为使灌区水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根据3S技术能够快速获取信息的特点,在满足灌区作物基本需水量和不同水价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了以灌区渠道水量损失最小和水费收入最高为目标的配水模型.以冯家山水库北干十一支灌区为例,用3S技术获取不同作物在不同灌溉制度下的需水量数据,并根据来水水量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各斗渠的配水水量,以及灌区水价最高时的总收入.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我校是世界水电名都宜昌市城区的一所名校。学校计算机局域网初具规模,实现了班班网络路线通,网络终端年级通,台台电脑上宽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基于广泛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4.
崩滑堆积体是洪沙灾害的主要物源之一,其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对洪沙灾害易灾区早期识别、风险区的研判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汶川震区洪沙灾害崩滑物源时空演化特征,选择汶川典型流域寿溪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寿溪河流域2007年、2009年、2012年、2015年、2019年5期高分遥感数据进行崩滑物源解译,建立了研究区“震前—震后”崩滑物源的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并利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CF),结合高程、坡度、坡向、距沟道距离、距断层距离、年均降水量等关键控制因子,定量分析崩滑物源在各个因子上的活跃程度以及演变特征,最后计算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Fraction Coverage(VFC)与植被恢复速率Vegetation Coverage Recovery Rate(VCRR),探讨植被恢复对崩滑物源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5期解译的崩滑物源面积分别为15.68×104m2、442.45×104m2、252.86×104m2、146.07×104m2、98.97×104m2,且以指数函数的模式衰减,预测物源面积恢复到震前水平的时间约为21a。研究区震后崩滑物源活动性最强的区域为高程为1200~2400m,坡度为大于60°,坡向为SE,距沟道距离为小于800m,距断层距离为小于1500m,年均降水量为830~850mm。演化趋势为崩滑物源在高程大于2000m、坡度小于40°、距沟道距离大于200m、距断层距离大于1500m、年均降水量大于840mm的区域的活动性增强,在坡向为E、SE、S侧活动性减弱。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VFC以线性形式增长,预测震后至少14a植被覆盖度恢复到震前水平,2012年、2015年、2018年植被恢复中等及以上的区域分别占37.32%、64.24%、70.69%,在植被恢复程度高的地方,崩滑体的活动性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植被的恢复能有效减弱崩滑物源的活动。以上研究对于丰富崩滑物源演化理论与洪沙灾害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GPS-RTK技术具备空间定位精准度高、测量性能稳定的特征,应用到地籍测量当中十分广泛,文章从GPS-RTK技术原理分析着手,探究了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当中的最主要应用,研究了测量精度的控制,由此将扩大GPS-RTK技术的应用范围,将地籍测量的效率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一部分是城市下岗工人子女。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由于学校硬件设施较差、离中心城区比较远,图书馆等相关的社区配套资源也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7.
宋凯  邓军  卫望汝  杨正丽 《人民长江》2018,49(10):109-114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无坝取水工程的典范。研究分析了都江堰工程的布置特点以及引水防沙原理,与现代分流拦沙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我国西部山区某河流的取水枢纽布置。通过模型试验,在河道主流中心位置布置人工岛,将河道分为内江和外江,模拟枢纽的取水防沙效果。结果表明:在内江入口处设置拦沙坎减小了进口附近河段的流速,有效阻碍了泥沙进入,不影响工程取水效果;受拦沙坎影响,内江流速小于天然河道,但由于人工衬砌的内江底部糙率小于天然河道,泥沙随水流一起向下游运动,在弯道环流下大部分泥沙沿人工岛一侧运动并从飞沙堰排入外江,少量进入取水口泥沙沉积在沉沙池。  相似文献   
8.
杨正丽  李富贵  吴胜 《铸造技术》2005,26(9):840-842
粘土湿型砂工艺因其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目前在造型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型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铸件的外表质量及铸件产生砂眼、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影响湿型砂铸件表面质量的因素中, 型砂的性能是极其重要的.型砂性能的好坏与型砂原材料的选用有较大关系,我公司多年来一直使用钙基膨润土,其使用情况及性能指标见表1、表2, 由于机械化造型程度对型砂性能要求的提高,对铸造原材料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膨润土的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来流条件下燕尾形挑坎近端水流挑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挑坎前的断面平均流速、断面水深对近端水流挑射特性的影响,获得了近端水流挑射特性,尤其是近端水流出射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燕尾坎近端水流出射角随断面流速降低而减小;随出出挑断面水深增加而减小。并由上述影响因素,分析了出口断面佛汝德数改变对内缘水流出射角的影响,得到了计算燕尾坎内缘水流出射角的经验公式,依据计算的水流出射角,采用自由抛体空中运动原理得出的内缘抛距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为燕尾形挑坎的工程应用和下游水垫消能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泄洪洞补气洞面积对洞内空气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法,主要分析了补气洞面积对空气流场和风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补气洞面积,洞内平均风速随之减小,但向洞内补充的空气量反而增大,且能够提升洞内空气的流畅性;补气洞面积的变化对水流自由面上方空气流速的衰减规律影响较小,仅改变流速大小;建立了补气洞内风速与水流流速和面积系数(补气洞面积/洞顶余幅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利用锦屏一级原型观测数据进行验证,误差小于10%。研究结果可为水利工程中的补气洞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