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使用匀胶法在ITO衬底上制备不同质量配比的聚乙烯基咔唑(PVK)/8-羟基喹啉铝(Alq3)复合薄膜,分别利用AFM和四探针法测量分析薄膜的成膜性能、表面形貌与低磁场强度电阻特性,研究分析在磁场下有机薄膜电阻效应的机理。研究发现PVK和Alq3的质量配比为4∶1时,PVK/Alq3材料成膜性好,薄膜表面均匀,电阻变化率达到-30.58%。分析其机理是外加磁场增强了薄膜内载流子的自旋极化,从而增加了极化子和单线态激子的形成概率。形成概率的增加提高了薄膜内载流子的迁移率,进而减小了薄膜的电阻值,导致了薄膜的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 Standards的网站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甜甜 《硅谷》2008,(9):29-29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传统的HHTML+table设计方法己无法满足对网站跨平台性、高可访性等要求.根据当前web标准,将内容表现行为三者分离的网站重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水分周期性作用下木材的动态吸着与干缩湿胀行为,将20mm(T)×20mm(R)×4mm(L)和20mm(T)×20mm(R)×10mm(L)的杨木(populuseuramericanaCv)试材置于25℃,相对湿度在45%与75%之间正弦变化的环境中,分别在1、6和24h3个周期下测定了多个循环过程中试材含水率和弦、径向尺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材的含水率及尺寸亦呈正弦变化趋势,但是二者在相位上均滞后于相对湿度的变化;随着周期的增加,含水率及尺寸的振幅有所增加,相位滞后有所下降,而试材厚度的增加具有相反的作用;在动态条件下,试材亦存在吸湿滞后和膨胀滞后,其水分吸着系数和湿度膨胀系数与周期正相关,与试材厚度负相关;前期研究基于针叶材提出的动态吸着模型,对于阔叶树种及不同的试材厚度,均获得了良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各大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开设体育课程,改进体育课程管理体系。建设运动场,并建设短跑高水平运动队。黑龙江短跑运动从全民普遍性到竞技比赛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大学生短跑发展现状还是有诸多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聚醚醚酮/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力学及阻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聚醚醚酮(PEEK)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混合,利用模压法制备了MWCNT增强型PEEK复合材料,研究了MWCNT对PEEK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MWCNT能够提高PEEK的力学和阻燃性能;当MWCNT含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时,PEEK的弯曲强度提高了53%;当MWCNT含量为1%时,锥形量热法测得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最低,燃烧性能指数值最大,热重分析显示初始分解温度较纯PEEK提高了13℃,表明MWCNT有效地提高了PEEK的阻燃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电磁屏蔽原理,采用不锈钢/棉混纺纱与棉纱试织小样,并测试织物结构参数及电磁屏蔽效果。结果表明:不锈钢纤维含量越多,电磁屏蔽效果越好;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其电磁屏蔽效能也有所不同,整体呈平纹最好,斜纹次之,缎纹最差;织物紧度越高,电磁屏蔽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地区的7份米酒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米酒样品中真菌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分离鉴定米酒样品中的酵母菌。米酒中真菌群落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的测序条件可以有效反映样品中生物信息。真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50.11%)和毛霉亚门(Mucoromycota)(49.81%)为米酒中的优势真菌门(平均相对含量≥1%),根霉属(Rhizopus)(49.64%)、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19.93%)、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16.58%)和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11.53%)为米酒中的优势真菌属(平均相对含量≥1%)。操作分类单元(OTU)结果显示,米酒样品中含有13个核心OTU,占总序列数的86.35%,主要隶属于根霉属(49.48%)、复膜孢酵母属(19.61%)和酿酒酵母属(16.21%)。大竹米酒中可分离菌株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主,相对含量达87.5%。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中由于弯曲而导致失效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经向和纬向弯曲过程中复合材料弯曲受力与内部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SiCf/SiC复合材料为例,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得其内部纤维结构和孔隙等三维图像;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维机织角联锁SiCf/SiC复合材料经向和纬向进行弯曲性能测试,从细观、微观尺度分析弯曲损伤机制。结果表明:三维机织角联锁SiCf/SiC复合材料的纬向和经向性能明显不同,且纬向试样的弯曲强度大于经向试样;SiCf/SiC复合材料的弯曲损伤模式复杂,经向试样裂纹主要沿着经纱与纬纱接触点扩展,而纬向试样裂纹主要在纬纱束之间产生,并最终导致弯曲破坏。  相似文献   
10.
张玉萍  杨甜甜  杨一  罗晓庆 《包装工程》2024,45(2):88-98, 117
目的 为提高施工升降机驾驶员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体验,设计出满足驾驶员实际需求的施工升降机驾驶室。方法 以SAPAD理论和QFD理论为理论框架,梳理出用户需求及与其对应的设计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设计实践。首先,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来获取驾驶员日常行为信息,根据SAPAD理论完成“行为-产品-意义”的映射分析,并借助聚类分析法获取用户需求;其次,利用AHP法对用户需求进行权重分析并计算权重值;最后,根据QFD理论构建施工升降机驾驶室的质量屋,将各项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特征,指导设计实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种符合驾驶员实际需求的施工升降机驾驶室设计方案。结论 SAPAD理论与QFD理论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可以挖掘出用户的核心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在优化施工升降机驾驶室用户体验的同时,也为其他工业产品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