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格尔木市是青藏高原上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地下水资源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各大企业自备水源地的扩建,评价格尔木河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对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格尔木市中长期规划、水资源特征以及地下水开采情况,设定3种地下水开发方案:维持现状开采规模、按近期规划开采以及按远期规划开采。运用格尔木平原地下水数值模型对上述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水文要素变化情况以及水资源量,初步确定格尔木地区地下水资源有100万m3/d的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2.
汪生斌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8):179-180,187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一座1954年建成的新兴城市,人口约30万,为青海西部交通枢纽。通过对格尔木市地下水位上升原因的剖析,提出防治地下水位上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格尔木河流域山前冲洪积扇地下水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2012年格尔木河流域山前冲洪积扇区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变化特征,得到影响该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流、蒸发、水库、开采4种因素,并在研究典型钻孔地下水位动态过程曲线的基础上,将该区的地下水动态类型划分为:水文型、径流型、蒸发型、人类活动影响型4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格尔木河流域山前冲洪积扇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合理方式,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谈格尔木市二期水源地保护工程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生斌  梁志祥 《山西建筑》2011,37(32):123-124
通过对青海格尔木市二期水源地供水现状及供水前景分析,提出了水源地保护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格尔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6.
格尔木河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格尔木河水化学沿程变化情况,于2019年7—8月在该区采集33组水样进行测试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解法和Gibbs图解法,分析了格尔木河从源头至入湖口的水化学特征、形成原因以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格尔木河水体沿程水化学呈现由HCO3-Ca-Mg型到HCO3-Cl-Na-Ca-Mg型再到HCO3-Cl-Na-Mg-Ca型的演变特征,到溢出带北侧Cl-和Na+逐步占主导地位;水化学类型的主要形成原因为溶滤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主要离子来源为石盐、碳酸盐以及硫酸盐等的风化溶解。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技术源于国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滑坡、隧道、矿山、水利水电等岩土加固工程中,但锚索作为一种控制技术应用于纠倾工程中,极为少见。为了提高建筑纠倾的可控性,降低纠倾风险,在青海某师大3号楼纠倾加固工程中,创造性的应用了预应力锚索技术,与放射状水平掏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纠倾方法——"放射状水平取土与锚索加压调控纠倾"新技术,实现了纠倾过程的人为可控,而且提高了纠倾精度,降低了成本。工程竣工后,大楼的倾斜率降低至0.87‰,且通过工后5年的跟踪监测,大楼的沉降变形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