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黄河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是防汛抢险的基础。针对上前黄河防汛物资管理与储备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规顺、储备定额不完善、储备方式单一、团体备料不落实以及他库布点、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黄河防汛物资管理的改革途径和模式,提出了国家储备的防汛物资家采取实物储备与资金储备相结合、主要物资与一般物资分级管理、分散储存与集中储存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并就黄河物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工合成材料抢险具有整体性强,适应性强,抢险速度快,储运方便等优点,但是土工合成材料能否用于工程抢险,还存在着争议,通过与传统的柳、石抢险技术比较,从土工合成材料的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土工合成材料抢险的应用效果作出了评价;土工合成材料抢险可大量减少社会劳动力用量;不受季节,气候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用于防汛抢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3.
土工合成材料在渗水(流土)抢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现场模拟抢护试验,总结分析了临背河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抢护的技术措施及材料选型。现场试验表明,选用等效孔径为0.1和0.2m的涤纶长丝纺粘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抢护黄河堤防渗水(流土)险情是成功的。彩和软式排水管或土工织物在背河修筑导流沟或透水后戗,可有效解决黄河防汛抢险缺乏砂石料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河堤身隐患是影响防洪安全的重因素,为有效地利用堤身隐患探测技术,自19995年起,由黄委会河务局组织,经过对多种探测仪器的反复和试验论证,最后选择了黄委会设计院物探队和山东黄河河务局生产的仪器在黄河下游进行推广,1999年利用该识别经计探测堤防长度510.796km,发现异常点2025处,判定隐患162处,文中重点介绍了仪器器的造型、试验和推广过程,并分析了仪器推广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涂料印花应用范围的日趋广泛,笔者对真丝绸及涤粘织物涂料染色进行了试验,情况如下。1.涂料在真丝绸上的染色涂料染色不同于常规染料染色,单靠涂料不能直接上染纤维,它对纤维没有染色能力,不存在亲和力,而是靠粘合剂或添加剂将各种涂料和纤维粘合在一起。真丝绸涂料染色的工艺流程和其他染料染色时相一致,不同的是染色中需加交联剂或其他添加剂,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现有引黄渠道工程107处,设计引水能力4200m^3/s、1985-1998年年平均引水量104亿m^3,为两岸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渠道工农业水价标准从1989年以来却一直未变。通过对引黄渠道水价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供水的变化情况等,提出了水价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随着黄河下游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确保黄河不断流必然而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提高水量调度的快速反映能力势存必行,因而提出了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数值计算模型在黄河下游枯水演进中的数学基础、实现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枯季水量调度软件的应用,通过对1985、1988年利津水文站流量的拟合结果比较可以看出,利用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模型建立的黄河下游枯水演进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一位优秀的抢救险指挥员不是靠书本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经过抢险现场实践煅炼,在实践中学习,因此,优秀的抢险指挥员必须深入抢险现场,亲自指挥抢险,并在不同的岗上施展才华,包括物资供应等。只有经过方方面面的实践煅炼,才能在抢险指挥中科学决策,正确部署。  相似文献   
10.
位山灌区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定分摊系数是计算灌区灌溉效益的关键。由于灌区灌溉效益是灌溉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成果,因此,分摊系数的计算有其复杂性。通过分析位山灌区建成后的灌溉历史,把灌区的发展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从作物产量或产值的变化着手,探讨了分摊系数的计算方法,实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