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水利工程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黄河流域(片)水利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21世纪流域(片)水利建设起好步、开好头,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本通过分析黄河流域(片)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中、美双方的学术交流并加强在治黄领域内的合作,1987年10月17日至21日在郑州召开了中美黄河下游防洪措施学术讨论会。来自美国霍布金斯等七所大学和美国农业部水保局、科学基金会及中国各有关单位的五十多位专家、教授,聚会一堂,共同研究黄河下游的防洪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河河口治理及其对下游防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尚池 《人民黄河》1995,17(11):13-19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走河以来的冲淤变化和学业特点;针对黄河河口地区的治理现状,指出目前河口地区的防洪形势十分严峻。在对比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条走河流路情况的基础上,认为现行流路可再延伸10-15km才达到改前的状况,时间大约需要7-10年。同时强调指出,鉴于目前清水沟流路主槽淤积严重,河口地区的防洪工程建设还很不完善,一旦遇较大洪水就有提前改走北汊的可能,甚至会出现南北分股南北多股分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的分析认为,黄河河口侵蚀基面的变化,特别是局部侵蚀基面的存在是影响艾山以下河道淤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学模拟,分析了黄河下游山东窄河段挖河固堤启动工程的减淤效果和固堤作用.分析表明:①在一定的时段内和一定的水沙条件下,挖河具有一定的减淤作用.②挖河后横断面调整趋于窄深 .③挖出的泥沙用于加固堤防,提高大堤的整体稳定性和防渗能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筑相对地下河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尚池 《人民黄河》1996,18(4):12-15
“结合引黄供水沉沙淤筑相对地下河的研究”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专题。本文介绍了专题研究的必要性及主要的技术难题,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考核目标及主要成果。通过研究,提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模型黄河"工程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模型黄河”工程是黄河治理开发的迫切需求。主要要求包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坝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不同治理措施组合的蓄洪减淤作用研究与应用需求;三门峡水库运用及潼关高程问题研究、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需求;小浪底-利津河段、小北干流、宁蒙河段、渭河下游等河道治理及泥沙处理利用方案决策需求;河口治理方案决策需求;研究黄河基本规律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窄河段挖河固堤工程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学模拟,分析了黄河下游山东窄段挖固堤启动工程的减淤效果和固堤作用。分析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水沙条件下,挖河具有一定的减淤作用;挖河后横断面调整趋于窄深;挖出的泥沙用于加固堤防,提高了大堤的整体稳定性和防渗能力。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对该工程的研究始于 195 2年 ,调水规模约为 16 0~ 170亿m3 ,基本能解决黄河流域 2 0 5 0年左右的缺水问题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方案总体布局、生态和社会影响分析等主要问题的研究 ,结合该工程建设难度巨大、涉及各方面关系复杂的特点 ,提出整个工程要分期建设 ,并建议将从大渡河和雅砻江支流自流调水 4 0亿m3 入黄河作为第一期工程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