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3篇
机械仪表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甲玛铜多金属矿智能矿山改造为背景,对井下电机车装矿运输过程中的车辆定位进行研究,首先对该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提出基于RFID技术与本安型电感式接近开关设备相结合的方法,将电机车从进入装矿巷道到指定停车地点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RFID技术进行定位,第二阶段依靠接近开关进行一维的距离测定方法来进行定位。为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另外通过视频监控对该过程进行监测,使得工作人员在必要时刻采取措施,保证该过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振动问题严重影响着压缩机管路系统的长周期安全运行。针对往复式压缩机管道振动问题,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振动剧烈的管路进行流体压力脉动计算与流固耦合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诱发管路振动的主要原因是流体压力脉动频率和管道机械固有频率均落在了压缩机激振频率共振区内,增加防震管托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管道振动,经对比不同约束位置的模态分析结果,确定了最合理的约束位置。  相似文献   
3.
多级降压疏水调节阀流致噪声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工况用高参数调节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高噪声是阀门参数化设计和优化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建立高压降多级降压疏水调节阀三维模型,以流致噪声理论为基础,结合RNG k-ε和声学边界元方法(BEM),研究了套筒式减压结构不同结构设计参数对噪声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套筒节流区域的流体压力脉动程度最强,是诱发噪声的主要区域;不同套筒结构参数的调节阀噪声频谱均呈现明显的宽频特性;声压级随套筒孔径的增大而增大,较小的套筒孔径对调节阀的流致噪声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声压级随套筒间隙的增加呈先递减后递增的变化规律,在套筒间隙为8 mm时声压级达到极小值51.02 dB(A)。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植物种类及栽种方式对生物滞留系统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选取了4种重庆市本土植物,通过单独栽种及两两混合栽种方式,构建雨水生物滞留系统,评估所有生物滞留系统对常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栽种植物后系统可有效去除氮素和COD,系统对TN、NH+4-N平均去除率存在差异,范围为61.4%~73.9%,81.5%~85.8%,COD平均去除率差异不明显,范围为66.8%~69.3%。由于基质并未饱和,植物的存在对TP去除效果并无明显提升。与去除率最高的栽种单种植物的系统对比,混合栽种植物的系统在COD和氮的去除上更容易出现超产现象。由于混合栽种增强了COD和氮的去除效果,建议将植物多样性纳入生物滞留系统设计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近10年来絮凝作用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2011~2022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论文为数据源,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绘制相关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领域发文量和被引频次逐年上升,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等在发文机构中排名靠前;主要刊发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高水平期刊上。研究集中在絮凝作用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影响、作用机理以及实际应用方面;污泥脱水方法的联合使用是未来研究的热点。总结了絮凝作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现状、学术影响与研究热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效果,构建了一种新型生态滤池,分析了系统对有机物、营养物、颗粒物去除效果的季节特征。结果表明,系统全年对污水中COD、TN、NH3-N、TP、SS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09%、39.35%、69.95%、44.08%、91.10%。除冬季外,系统出水SS含量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春季末与夏秋季,系统出水COD达到GB 18918-2002的二级排放标准。组合系统中,相对于生态滤池,厌氧反应器的贡献对COD、TP、SS的去除较大,对NH3-N的去除较小,对TN的去除略大。研究可为生态滤池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梳理1984—2017年以来关于小城镇污水治理的研究成果,分析中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小城镇的污水治理虽取得较大的成果,但发展模式过于粗放,存在诸多问题。如排水体制选择、管网检测、管网规划等,均影响着小城镇污水治理的发展。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繁多,考虑环境容量、排放标准、循环利用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尽可能发挥对小城镇污水持续高效治理。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极大地推动小城镇污水治理的发展,但粗放式运营,使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效能分析成为研究重点。着重对小城镇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效能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疏水调节阀运行时产生的流激振动严重影响着稳定性与可靠性。采用降压孔板作为疏水调节阀多级节流内件的简化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不同开孔间距、不同开孔形式的孔板模型进行了射流流动特性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不同孔间距、不同开孔形式下孔板的射流流动特性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解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孔板开孔间距超过20 mm时,射流的卷吸作用会逐渐减弱,随着孔间距增加,其介质流速与压力波动程度都有所降低;当开孔间距以及开孔最小直径相同时,开孔形式为缩孔孔板的最大流速与总压均小于扩孔孔板模型,倒圆角模型孔板的最大流速与总压均小于无圆角孔板模型,故带倒角的缩口开孔形式的孔板作为套筒的首选节流件;射流孔中心轴线方向的径向流速分布与施力赫廷理论解和理查德实测值分布趋势一致,且初始段与基本段的径向速度分布并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生态城为研究区域,选取并采集已有的典型海绵设施土壤样本,采用密度分离方法提取出TWP,对不同类型海绵设施中的TWP进行提取后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TWP在海绵设施中的“汇”“源”分析,评估了TWP在不同海绵设施中的生态释放风险。结果表明,各海绵设施采样点均处于低风险级别。生态风险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停车场>雨水集点>下水道口>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其中停车场生态风险指数为31,下水道口、生物滞留带及雨水花园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0.
研究APG06与CTAB联合预处理下污泥水解酸化、粒径削减及脂肪酸产生的效果,并结合微生物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分析,初步阐明了联合预处理改善污泥水解酸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PG06与CTAB联合预处理可有效提升水解酸化效率,有效缩短产短链脂肪酸的时间,且对小粒径改善效果更佳,各实验组污泥的SCOD、蛋白质、多糖都在1 h内达到下降峰值,可将TB-EPS降解为较小的溶解有机物,并转化为S-EPS。污泥经过预处理后可有效削减污泥粒径,提高了乙酸、丙酸及正戊酸的产量。随着APG06用量的添加,反应体系不利于拟杆菌门的生长,有利于厚壁菌门的生长,这为中链脂肪酸的合成提供了环境基础,促进了SCFA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