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济南趵突泉泉域强渗漏带的特征,采用野外试验、遥感解译及电法勘探等方法,分析了洼地型强渗漏带店子—二仙强渗漏带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植被覆盖度及渗漏量等,结果表明:店子—二仙强渗漏带东部地势高于西部地势;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薄,为0~9 m,下部为基岩界面,地下水补给能力较强;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以高覆盖度、中覆盖度和中低覆盖度植被覆盖为主,占整个流域面积的84.84%;完全自然条件下,小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渗漏补给量为330.26万m~3/a,现状开发利用条件下地下水渗漏补给量为246.41万m~3/a,现状建设条件下地下水渗漏补给量减少83.85万m~3/a,减少量占自然条件下地下水渗漏补给量的25.4%;开发建设对地下水渗漏补给量有一定影响,应采取污染源控制、生态补源、海绵城市建设等措施保证强渗漏带内的渗漏量不减少。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小岭强渗漏带特征及小岭城中村改造项目对强渗漏带的影响,采用野外试验、遥感解译及电法勘探等方法,分析了小岭强渗漏带地形地质、植被覆盖度等,并计算了项目建设前后的地下水入渗量,结果表明:小岭强渗漏带东部地势高于西部地势;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薄,在0~2.5 m,下部为基岩界面,地下水补给能力较强;植被覆盖情况较好,以中覆盖度和中低覆盖度植被覆盖为主,占整个流域面积的65.82%;按照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完全自然条件下,小流域地下水入渗量为95.13万m3/a,现状开发利用条件下地下水入渗量为85.92万m3/a,现状条件下地下水入渗量减少9.21 万m3/a,减少量占自然条件下地下水入渗量的9.68%;小岭村改造项目建设前后硬化面积减少0.026 km2,地下水入渗量增加0.62万m3/a,表明该项目有利于泉域补给区地下水入渗量的增加。研究结果对济南泉域保护和实现济南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