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1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2年8月30日,《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安徽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办法》的颁布实施,在我省水利法制史上竖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政府日前决定,从2007年起,用3年多的时间,基本完成全省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这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当前全省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1992年8月30日,《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安徽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标志着安徽省依法治水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制定《办法》是我省人民特别是广大水利职工盼望已久的大事。1988年《水法》颁布后,省水利厅即着手起草《水法》实施办法,并于1989年4月成立了起草小组,通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到1990年4月完成第一稿,经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后,1990年7月上报省政府,此后,省政府法制局、省人大常委会农村经济委员会又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国庆三十五周年,活跃全省水利系统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安徽省水利厅于六月二十八日在合肥举行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观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二十余名代表对五百余件作品进行了观摩、评选。部分优秀作品将送水电部和淮委展出。会议决定于今年九月正式成立安徽水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人民政府1991年8月22日发出《关于加强水政工作的通知》,强调大灾之后应大治,大治更要靠法制,巩固和发展水利基础产业。通知指出,在1991年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之际,各地严格执行水法,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通力合作,团结抗洪,特别是行、蓄洪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顾全大局,适时启用行、蓄洪区,为夺取防汛抗洪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经过这场洪涝灾害,我省水利设施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等问题充分暴露出来,特别是现有水利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水政、水资源工作起步较晚,省级水政机构1990年元月才批准成立,5月正式开展工作。近两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广大水利职工特别是水政、水资源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省水政、水资源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水政、水资源工作又是一项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较大。如何开创水政、水资源工作的新局面,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得到以下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蒙城县采取群众自愿、自筹、自管资金的办法兴修水利,收到显著成效。全县51个乡(镇)都建立了水利基金会,近3年集资800多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蒙城县位于皖北的中南部,有耕地190万亩,历史上灾害频繁。解放后虽然兴  相似文献   
8.
程中才 《治淮》1989,(2):13-15
在皖中,西部和豫东南绵延起伏的江淮丘陵区,座落着建国后我国人民自力更生兴建的淠史杭沟通综合利用水利工程。这项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以大别山区的五大水库为源头,以淠河、史河总干渠,舒庐、杭北干渠为动脉,加上数以万计的灌溉渠系和上千座中、小型水库,形成灌渠纵横交错,库、塘星罗棋布,蓄、引、提结合,库、渠、塘相通的完整的淠史杭灌区。 1964年春天,当代文豪郭沫若视察淠史杭灌区后,欣然命笔,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淠史杭工程的宏伟壮观、巧夺天工的绚丽图景:“排沙析水分清浊,喜见源头造海洋。河道提高三十米,山  相似文献   
9.
“水法”即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各地准备情况如何?记者为此专程走访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孟富林同志。他说,安徽省正厉兵秣马,为实施“水法”进行各项准备,并依法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问:安徽省为实施“水法”正在进行哪些  相似文献   
10.
去年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安徽省,今年却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到8月10日,全省受旱面积近4000万亩,占在地农作物面积60%以上,其中水稻1755万亩,旱作物2119万亩,有200多万亩双季晚稻因缺水无法栽插。全省有290万人、63万头大牲畜饮用水发生困难,150多头耕牛因缺水中暑而死。水灾,旱灾,连年受灾,安徽人民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艰巨的战斗。从抗灾斗争的实践中,我们初步得到几点启示: 一、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