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水利工程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引汶补源入济工程为例,根据"自然—社会"递进式地表水文模拟模型的模拟结果,确立了琵琶山坝断面跨流域引水控制原则,并拟定不同情景,从调水量角度,探讨了琵琶山坝断面跨流域调水的地表水资源开发模式。为缓解济宁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水利工程措施(如蓄、引、提、灌等取用水工程)的影响,并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非工程措施,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总量控制格局下基于GIS的“自然-社会”递进式地表水文模拟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华  张军  张春燕  花金祥 《治淮》2012,(6):39-40
一、梁济运河基本情况1.流域概况梁济运河是山东省淮河流域南四湖湖西地区的一条具有防洪、除涝、承泄东平湖滞洪后相机下泄洪水、航运及南水北调输水等功能的大型综合利用河道。干流流经济宁市的梁山县、汶上县、嘉祥县、市中区、任城区,河道全长87.8km,流域面积3306km2。梁济运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共13条。梁济运河  相似文献   
4.
花金祥  史文美  周冉  郑言峰 《治淮》2013,(12):30-31
本文以济宁城区河道为例,探讨城区河道内满足不同功能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并从蒸发需水、渗漏需水、河流输沙需水、维持稀释自净能力需水、维持河流下游生态地下水位需水、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需水、景观用水等多方面进行需水量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测暴雨特性资料,从降雨频次、降雨量、流量等方面对小清河中上游暴雨洪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济南至引黄济青段工程输水期的合理选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 韩庄运河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为人工开挖河道,历史上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是南四湖、韩庄运河区间以及邳苍地区来水的下泄通道,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的输水河道.目前航道等级为3级,远期规划为2级航道.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黄河干流径流量、来沙量、含沙量变化、冰凌、断流等多种制约条件,合理分析引黄灌区引黄闸的引水条件。经计算,刘庄引黄闸多年平均可引进水量达16.9亿m3,远大于引黄指标,能够满足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8.
济宁市以琵琶山坝作为取水口,通过工程措施引水入济宁进行补源,将大汶河流域水资源调入淮河流域,实现济宁区域内两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以引汶补源入济工程为例,以工程引水口琵琶山坝作为流域节点,应用总量控制格局下基于GIS的“自然-社会”递进式地表水文模型模拟琵琶山坝水源条件,为引汶补源入济工程的工程运行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干旱期水资源系统供水风险指标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领域目前较常用的干旱期水资源系统供水风险特征体系的主要表征指标,并对这些指标在供水风险计算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并结合实例研究,得出几点结论:在水资源系统供水可靠性计算时,应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计算时段尺度以及任一时段相应于供水破坏状态的临界需水量;供水破坏恢复能力用系统处于供水破坏状态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是合适的;从水资源系统干旱期运行管理目标和特征方面看,供水系统易损性用单一时段破坏深度表达要比用系统运行分析期内的总缺水量、平均缺水量以及总缺水量与总需水量比值等表示要合理。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在山东省供水水源中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多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110多亿m3,占全省总供水量的近50%。山东省地处北方半干旱地区,属资源性缺水区,目前山东省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隐患,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